后来赵国人发现秦国通过牛耕开垦田地,使得荒地都变成良田后,赶到了一阵“不可与战”的恐慌。

.

说起先祖,嬴政颇为骄傲。

“昔日其他诸侯国瞧不起我大秦,嘲讽大秦先祖是放马牧羊的仆人,但他们又怎能想到,这反而能成为大秦的优势。”

比起不事农桑、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昏庸诸侯王,秦国君王矜矜业业督促生产、鼓励农耕,简直是一股清流。

【还有最重要的土地】

周朝时实行井田制,现在的汉字“田”就起源于井田制。

秦朝商鞅变法后,商鞅废除井田制,在亩的大小上修改了数字,把井田一亩大小的100步改成了240步,变大之后最明显的好处就是更适合耕牛施展畜力。

而亩产面积变大,赋税并没有提高,平均下来每亩地的赋税降低了许多。

——当然,这样对农人的压力也更大了,促使农人不得不去借铁农具和耕牛,日日夜夜都在田地间劳作,彻底沦为秦国“耕战机器”里被压榨的劳动力。

【秦国改革后的耕地制度,加上它的地理位置,更适合粟的种植。】

【粟耐旱、耐贫瘠、喜温暖、适应性强,而且对土地不挑,盐碱较轻的地区也能种植】

【秦国凭借粟快速的粮仓充实起来,再加上后来韩国君王倾情赞助郑国修建的郑国渠,让关中之地水土肥沃,粟的产量更高了呢!】

“哼,若不是我韩国的郑国,秦国现在一样吃糠咽菜!”

从韩国来的小官吏恨恨地吃一口碗里的粟米饭,一想到自家国君的昏招,再一想到自己碗里的粟是来自韩国的郑国修建的郑国渠浇灌出来的,眼泪差点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