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过后不仅仅是没有了家园、田地,一年的庄稼全部荒废,也失去了粮食来源。最重要的是灾后,洪水带来的疾病,死去的尸体处理不好带来的瘟疫,田地灾害带来的减产。灾后重建从来不是三言两语能解决的。】

尽管这一切还没发生,听着一年又一年的天灾,听着这数额极其巨大的流民,刘彻沉默了。

是啊,真到了那个时候,除了打下新的土地安置流民,还有什么好办法?

既要又地方给流民兴建村庄,又要有土地给流民种地吃饭,大汉境内有地方安置吗?

诸侯国内,土地都在诸侯王的受众,先帝想要削藩反而引起七国之乱,自己想要削藩哪有那么简单。

还好,听天幕的消息,未来自己是成功得到了匈奴的土地,有了解决办法。

但是,如果能把诸侯国的土地从诸侯手中收回,那就更好了。

与此同时,主父偃也感觉自己的机会仿佛要到来了。

流民需要土地,匈奴人的土地很明显不适合种地,不然匈奴人为什么自己不种?

那么,要不要提前告诉陛下自己的推恩令?

【刘彻迫切的需要新的疆域,需要更多的良田沃土去安置不断增多的灾民流民,他想要一举打败匈奴,彻底将匈奴的土地划给大汉的灾民】

【但是,这一切并不能如他所想象的那么顺利】

【公元119年,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但是,损耗极大。去时军马就有14万匹,回来时只剩下不到3万匹。】

【战争不断升级后,军费抚恤、水利兴修、救灾移民的开支越来越大,刘彻为了军费,开始任命大盐商东郭咸阳、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负责盐铁官营,增加财政收入。】

刘彻沉默了。

养骑兵本就花费极大,损耗也如此巨大,国库必然吃紧。

如果□□,通过匈奴的物资补贴,以战养战还算有回馈;若是打了败仗,那就是一次性耗费了举国上下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