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迎来了新的高产水稻——占城稻,占城稻的口感不如华夏传统的糯稻和粳稻,但是一年两熟甚至可以二熟,生长期更短,产量更大,很适合地少人多的宋朝】

湖北荆门,陆九渊正在汇报推广早稻的过程:“江东、西,田分早晚,早田者种早米……”

——这位陆九渊,就是“陆王心学”的“陆九渊”。

江南,李纲同样正忙着写奏折:“本司管下乡民所种稻田,十分内七分并是占米。”

占米,也就是占城稻,宋徽宗时期在江南已经普及到了十分之七。

这位李纲,正是抗金名将、在靖康之耻时组织东京保卫战的名相李纲。

在还没有高升,只在地方为官时,这些历史书上的名人矜矜业业在田间监督种植,造福当地百姓。

.

北宋时期,赵匡胤听到天幕提起稻米时,恰好在宫中吃着白米饭,他一想到前朝的帝王可能都吃不到这么香喷喷的稻米饭,顿时心情好极了:“还是稻米好吃嘛。”

“就是不知道那占城稻味道怎么样。”天幕提到的占城稻赵匡胤都还没吃到呢。

占城稻的推广,得等到宋真宗时期。

到了南宋,占城稻已经普遍种植,并且能达到一年两熟。

酒楼里,两位相约一起吃饭赏天幕的富户闻言议论起来:“占城稻产量高是高,但是难吃。”

另一位富户摇了摇头:“百姓有得吃就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上好不好吃。”

友人问道:“那你吃吗?”

富户嘿嘿一笑:“这新玩意让给百姓吃,我就吃祖宗传下来的米好了。”

友人呵呵了,说得好听,还不是不愿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