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也说了,陵墓不靠谱,不是乱世被盗墓就是被不肖子孙偷陪葬品去卖,但是石像应该不至于吧?尤其是树立在学校里的石像,不是宝贝文物,但依然能享受祭祀香火,这可比子孙后人还靠谱。
“都有。”嬴政看着其他大臣们跃跃欲试的眼神,忍不住笑了。
果然,人都是需要激励制度,曾经的军功制可以激励大秦百姓喜战、善战,如今财富和爵位什么都不缺的文臣武将依然会被荣誉和祭祀吸引。
大秦之前受到后世女校和男女综合性学校的启发已经在商议建立稷下学宫似的学校,但这件事不是立刻就能建立出来的。设立什么学科,请什么老师,还处于商议状态。
现在有了农学,天幕一定还会讲述其他学科。
还有了名人塑像,也可以学。
嬴政一边觉得忙忙碌碌,一边也敏锐地发现了朝臣和民间的变化。
一种积极的、天下人才主动朝着咸阳汇聚的变化。
相信当他的咸阳学宫真正成立起来后,这种变化会更明显。
【这条走廊大家熟悉吧?】
【从小学到大学,哪所学校没有这样的名人画像走廊呢。】
洁白的走廊挂满了画像,除了生平介绍,还有名人名言。
【从古至今的农学家,还有从农业大学走出去的农学研究工作者,都在这里。】
从古代的贾思勰、氾胜之、赵过、王祯、徐光启,每人的画像和著作都被认真地挂在墙壁上,看得真人激动的涕泪交加;
再到现代稻作科学奠基人丁颖、现代棉作科学奠基人冯泽芳、现代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化学奠基人李庆逵、现代农业昆虫学科创始人杨惟义、现代小麦科学奠基人金善宝、近代林业开拓者郑万钧……现代家蚕育种奠基人孙本忠,华夏柑桔学科奠基人章文才,华夏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以及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