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天幕中关于玫瑰与月季杂交后越来越多的新品种,百花缭乱,各有各的美。
王象晋喜不自胜:“原来月季不仅好养活,还好杂交,真是个好宝贝。我改天也要试试!”
同样是李时珍,在天幕说过他以《本草纲目》成为“药圣”后,提前开始写自己的成名之作。
听到月季,李时珍捻了捻自己的胡须,回忆起月季的药用价值:“月月红,也叫胜春、瘦客、斗雪红,气味甘、温、无毒,主治活血消肿敷毒,花朵可以治疗妇人月经不调。”
清朝,陈溟子一边在自己庭院中种植各种月季,他满院子的月季颜色众多,白的、红的、黄的、绿的、双色月季,各种各样,都是他亲手栽培繁殖的。
空闲时期除了养花,陈溟子还专门写了一本书《花镜》,记录了栽培繁殖月季的方法,都来源于自己的心得体验。
在花卉繁殖育种上,华夏人并非没有远见没有实践。
只不过,并不受重视,只当做兴趣爱好,文人雅趣。
在看到西方人原来如此重视月季,甚至愿意为了月季花停战,还是敌军护送月季过去,陈溟子这才开始重视自己院中的月季。
西方人这么喜欢,自己是不是可以凭借这些花卉,去西方打探些情报过来?
【牡丹原产地同样是雅鲁藏布江,现如今还存在野生牡丹品种“大花黄牡丹”。从唐朝之后,日本遣唐使把牡丹引种去日本,一开始种在寺庙,后来扩散到民间。】
【欧洲人最早没有牡丹,是通过华夏的瓷器和刺绣才看到牡丹,到18世纪才真正拥有牡丹,怎么拥有的已经不想说了。
18世纪,欧洲“中国热”,中国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8世纪末华夏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然后是大清亡国,牡丹怎么被引种的知道了吧。】
华贵的宫廷里,一位贵妇人抱着瓷器,看得极为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