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张衡的地动仪较为灵敏且准确。

公元138年,陕西发生了大地震,与此同时,远在洛阳的侯风地动仪上的龙恰好吐出铜丸,且龙的位置便是陕西所在的西北方向。

所以,侯风地动仪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检测地震的仪器,也是古代伟大科技发明之一。

但是考古团队至今没有发现任何与地动仪相关的文物,在史书上多方位记载过的候风地动仪仿佛仅存在于史书之中。因此,海内外都有不少专家学者纷纷质疑地动仪的真实性。

为了佐证地动仪的功效,1951年,文物局博物馆处长王振铎按照1:10的比例完美复原了张衡的直杆地动仪模型,其中参考了《后汉书》里对候风地动仪描绘的外观,并且参考了英国地震学家米尔恩于1883年发布的“悬垂摆”原理,最后用直立杆原理代替了悬垂摆原理。

在当时,这一成果震惊了海内外,张衡地动仪还登上了人民画报,被编入了历史教科书,一时间成为华夏人的骄傲。

【但是很遗憾的是,王振铎的张衡地动仪是有缺陷的,后来被欧美日本等学者研究推算发现数据不准确,并且日本复制之后发现龙口里面的铜球无法准时降落在正确的方位,哪怕是华夏自己的科学院院士也质疑直立杆原理不可靠,连带着开始质疑张衡地动仪。】

【所以到现在,张衡地动仪已经被移出了教科书。】

【虽然我们的天上有了“张衡一号”卫星,但我多么希望,地下也能出土一个真正的张衡候风地动仪,能够向全世界骄傲的证明,我们华夏的候风地动仪才是全世界第一个地震监测仪器!】

邓绥比张衡还着急:“竟然失传了,这怎么能行!”

她执政期间三圣同朝,“纸圣”蔡伦造纸术到后世演变出那么多的造纸法,还因为造纸术推进了印刷术和书籍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