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看到赵匡胤真的受到影响,快速道:“陛下可没有重文抑武。”
赵匡胤快速反应过来:“没错,朕是杯酒释兵权,但朕什么时候打压武将了?又什么时候玩什么阵图了?”
赵匡胤要集权,是平等的收拢百官所有的权利,不分文官还是武将。
宋朝皇帝们嘴上虽然说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说着“不杀士大夫”,但是宋朝对官员的贬谪非常的频繁,主打一个不杀你,折腾死你。许多官员就是在流放被贬的路上累死或者病死,就像钝刀子割肉一般,慢慢的磨死你。
这样的原则虽然与赵光义兴文有关系,但与赵匡胤开国时的刻碑重文也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军事,朱元璋也是非常看重。】
【明朝的军事制度,颇具有独创性,是朱元璋创立的卫所制度。】
皇帝独揽军政大权,全国各地设立卫所。一州设所,数州设卫,一卫约有5600人,所分千户所与百户所,各自管理千余人或者百余人。
全国的军队都按照这个制度编入卫所。
遇到战争,兵部奉命调军队出征,领兵官归朝廷安排,战争结束后领兵官回归朝廷述职,军队归散各卫所。
这种制度,看起保证了军权与调军权的分离,防止大将专权作乱,保证皇帝与朝廷对全国军队的控制。
但是,这样的前提是,所有皇帝都与朱元璋一样勤政,事事过问,还得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知人善任,知道安排什么样的将军领兵出征.能.打.胜.仗。
而明朝出了两位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就说明,指望所有皇帝与开国皇帝一样勤勉,还不如指望敌人昏庸。
而且,卫所兵源来自世兵制,卫所军士和武官均为世袭,一入军籍,称为军户,属于都督府管辖,不受地方行政长官约束,父死子继,世代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