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与日本的很大一部分战斗都是在海上进行的,这促使明军发明了各种类似鱼雷的水上攻击武器。】
1590年,大明有了最早的漂雷——以燃香为定时引信的“水底龙王炮”。
1599年,大明人王鸣鹤用碰线引信原理发明了“水底鸣雷”,这是一种触发沉底雷。
这种“水底鸣雷”被放在密封的大缸中,沉入水底,上横绳索置于水面下半米处,并与雷体内的发火装置相连。
当敌船触碰绳索时,就会触发水.雷,炸毁敌船。
也就是说,大明时期,华夏已经有了原始的手工制作的定制漂雷、触发式沉底雷,都被运用在水战中。
此外,我国古代还制造了悬雷、海炮等多种水.雷。
除了陆地,水下,连空中,火器也在慢慢涉及。
这里的空中不是空投,是指利用火箭的推力,能够飞行更远的距离投射。
比如一种配备了两级火箭的“鱼.雷”,可以点燃火箭尾部起火后向前喷射,用火箭的动力增加射程。当它击中敌船后,就会爆炸起火,很容易将敌船击沉。
还有一种“神火飞鸦”,形状看起来像是一只乌鸦,携带了火药,可以飞行相当长的距离,飞行和爆炸都靠火药完成。。
“神火飞鸦”的飞行和爆炸都是依靠火药完成的。
在士兵点燃其尾部的引线后,尾部的火箭中的火药燃烧,产生的反作用力会把它推上天,飞向敌军阵地。
等到推进用的火药燃烧光以后,又会点燃前部的火药并发生爆炸,杀伤敌军。
这些火器在古代历次海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欧美在18世纪才开始在实战中使用水.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