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有些微微诧异。

游击战术其实古已有之,但是华夏古代更看重军阵与计谋,并不重视游击战。

但先秦时期,已经有了游击战的运用。

王翦能举出详细的例子:“吴王阖闾曾经采纳了伍子胥的‘疲楚计’,先派部分兵力到楚国多地,不断游击袭扰楚军,时间长达6年之久,致使楚军疲惫不堪。而后吴国大军攻城,大败楚军。”

但是王翦自己是稳扎稳打的战术,并不是游击战的拥护者,听到天幕推崇游击战,立刻想到了缘由:“看来对方果然很强,一时半会无法力战,只能拉长战线逐渐消耗。”

.

刘邦轻轻“咦”了一声。

他设置了游击将军,把游击部队称为“游兵”“游骑”“游军”,比如彭越,就曾经率领游骑袭击楚国军队,断绝了楚军的运输粮草的后路。

后世的游击战,莫非师承他的游击部队战法?

【伟人在著作《游击战争》中写道:选择伏击地区时应注意下列各点:1.有良好的隐蔽,使游击队容易看见敌人,而敌人不易看见游击队。2.有良好的地形,而敌人不便于攻击游击队。】

【游击战,游是走,击是打,字面理解为游动攻击。】

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叫做游击战。

游击战包括多种战术,比如袭击战、伏击战、破击战、袭扰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都属于游击战,主要是运用华夏人熟悉自己本土的地形,灵活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