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两眼一懵,感觉自己的盛世怎么到处都是问题:“要完!大清基本都是用白银!天幕好像说过朕晚年有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莫非就是白银的问题?”

他坚决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

清军入关以后,前二位皇帝,顺治、康熙、雍正,吸取大明“钱荒”的教训,屡下铜禁令,严禁民间私铸铜钱,让民间的白银流通起来,正式成为货币。

到了乾隆时期,白银成为了储备货币,进入了银钱二元本位。

这一时期,全国都在使用朝廷的制式钱,看起来一片歌舞升平,也是弘历骄傲的资本之一。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外来的白银,将会对华夏本土的白银市场进行大量冲击,并且动摇整个国家的根基。

【黄帝时期,市场上交易凭借道德约束,彼此之间没有欺诈行为;】

【夏朝时期,出现专门从事交易工作的商人。

这里的“商”并不是后面的“商朝”的商,但是同样有关系。】

“商”原本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古老部落,商的元祖契,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在“商”地。

契的孙子相土,迁居到商丘。

相土时期,传说相土发明了驯马,用马槽喂养、圈养来驯服马匹,训练它拉车驼物。

在畜力的使用下,商部落畜牧业已经比较发达,经常用牲畜跟其他部落交换。

随后,相土的孙子王亥发明了服牛——也就是驯服牛作为畜力的技术,开始驾驶着牛车到黄河北岸扩大贸易。

王亥也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商人,最早开始经商贸易,后来在与有易氏贸易时,被有易氏杀死,牛羊被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