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贸易,同样可以从史料中窥探到大秦的繁华。】
早在战国时期,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写道,各国各地输入秦国的特产有:昆山之玉、随和之宝、太阿之剑、江南金锡、西蜀丹青、阿缟之衣、锦绣之饰;
《吕氏春秋·本味》中提到的美食有:洞庭之鱄、具区之菁、江浦之橘、云梦之柚等。
当时的手工业者已经分工很细,有冶金工、陶工、木工、车工、皮革工等。
由于各地商品交易繁荣,商人很活跃,司马迁曾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概括这种情况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秦朝一统六国后,除了统一文字、统一法律、车轨和度量衡厚,还统一了货币。
秦规定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单位是“镒”,即二十两;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单位是“半两”,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半两”,从秦创圆形方孔铜钱开始,这种铸币的形态开始长期固定,成为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流通形态。
秦人交易时,日常交易用秦半两铜钱,只有大数目支付才使用黄金。
有了统一的货币,各地的商品经济和交换都有很大的便利。
.
云梦秦简《金布律》中记载: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小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
婴价就是为物件标价,单价不值一钱的小物就不用再标价。
可以看到,秦朝对物价的管理已经是严格且规范,有了明码标价的要求;
此外,从《吕氏春秋》也可以捡到,秦朝时已经有了股份制的鼻祖——合本,在古代指的是合伙,也叫做连财。
按比例出资,等盈利以后,再按比例获取盈利份额,说明既存在集体所有制,也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