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讲述其中的道理。】
【大家应该听说过经济学里的“鲶鱼效应”,这里我再次讲述一下鲶鱼效应的故事。】
相传,北欧的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渔民从大西洋捕捞活沙丁鱼回港,运到市场上能卖出比死鱼更高的价格,但是运输途中,总是有大部分沙丁鱼在中途窒息而死。
一位皮肤被晒得黑黝黝的渔民做完交易,在港口上溜达着,看到了熟人,跑过去看对方渔船上的收成,顺口夸道:“收成不错啊,这么多沙丁鱼,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年轻的金发渔民却直摇头,一边弯腰把船仓里的死鱼捡到鱼筐里,一边心疼地说道:“不行,损耗太大了,死了好多。”
黑皮肤渔民想起了自己的死鱼,心情也沉重了起来:“上一次你死了多少?”
“十分之三。”
“可惜了,上个月沙丁鱼价格可高。”
“是啊,我辛辛苦苦海上漂个把月,结果全死在没有风浪的回程途中,太心疼了。”
“没办法,这损耗谁也避免不了,真希望谁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两个老熟人一边说,黑皮肤的渔民顺势上来帮忙一起把死鱼和活鱼分开,捡到最后,看着箩筐里的死鱼,再看看还活着的沙丁鱼,黑皮肤渔民沉默了:这还叫死的多?
还有忙完手里的活过来帮忙的渔民也看到了:
“哎,你这船鱼怎么活了怎么多,你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