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把剪下来的轮廓次冲凿,做成新的小一圈的五铢钱。

这种做法类似西汉初年,因为汉高祖的钱币十分薄而轻,被称为“荚钱”。民间把质地精良含铜量更高的秦半两重新凿铸,一枚秦半两可凿铸几枚荚钱。

这都属于一种减重法,这样铸就的铜币虽数量更多,但是质量更轻也更差。

.

东汉末年,袁术、曹操等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挟持汉献帝入长安,私自铸钱,同样是熔大钱成小钱。

董卓不仅把五铢钱熔毁,还把洛阳、长安的铜人、铜马、铜乐器都熔了,其中还包括秦始皇令人铸就得“金人十二”中的九个。

董卓铸就的小钱,既轻小又粗劣,没钱文轮廓,非常的劣质。

汉武帝时期发行的五铢钱,可说是货币改革时上非常成功的一次改革,一直贯穿了大汉的四百年历史。

东汉中后期哪怕民间私铸钱,也是五铢钱的基础上改动,并没废掉五铢钱的货币地位。

但是这样的成功,因为董卓的破坏,戛而止,因为小钱多而且质量差,导致了通货膨胀,市场经济越来越紊乱。

这样的紊乱,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

一群不懂经济的统治者手中,货币越来越乱,入了低谷时期。

.

被天幕嘲过让货币打回原型的魏文帝曹丕立刻找到了发泄点:“没错,都是董卓的错,朕也是无奈之举。”

铜钱不值钱,还不如粮食与布帛值钱,他直接用粮食与布帛易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