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两天,还感觉不到什么差别。
但渐渐的,几个被针的太医,就明显感觉到了不同。
脉象这种东西,多少是有些玄妙的,所以医生诊脉,才要望闻问切,多方考虑,再加上一个经验,才能做出判断。
但现在,他们能越来越清楚的,感觉到脉象上极其微小的不同。
所以,皇上这个“读”字用的好,起初诊脉,像雾里开花,如今诊脉,像白纸黑字……再相似的两个字,一看之下,也能看出“笔划”的不同的。
所以,只要再把脉象与病症对应起来,要做到精确诊病,又有何难??
这对天下医者来说,绝对是极其实用的。
于是这对心宝来说,几乎一件心血来潮的发明,很快就得到了太医院的大力推崇。
然后便以医道部的名义,把公文下发到各地市,再由官府贴出告示,还要求当地官员知会天下医馆。
告示写的很浅显,只说小公主一直有志于提升天下医者的水平,却苦无良策,一直到有一次认识了一个盲医,亲眼看到他极其灵敏的手,然后便灵光一闪,创出此针法,圣上赐名为读脉针。
虽是取巧,却很有效。
下头附了针法和浸泡手的药方,同时也注明,太医院已经试过,除非实在手粗,或年纪大了手上有老茧的,否则不必浸药也可。
目前试验,三天左右就能感觉到差别,一般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停止,大家可以依着自己的感受略微调整,但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一般不宜超过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