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明嬷嬷也点点头:“姑娘这一回打扮,通身的气派,倒叫人错不敢正视。”

晴雯抚掌,这可是她们今儿个要的效果。

林如海为了给黛玉壮胆,让人把正房院子里右臂的内书房收拾出来,作为黛玉主事的厅堂,那里早就由黛玉手下的丫鬟布置好了:正堂摆着一套红木所制桌椅,靠墙放着一扇云母山河图的屏风,屏风下便是一套金丝楠木交椅,黛玉便坐在那椅子上问话。

府里的嬷嬷们和管事们都到了,他们瞧着这派头心里先是一怵,知道家里姑娘这可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喽。只是不知道哪个倒霉催的落在下风。

人齐了没一会儿,黛玉便带着一群丫鬟婆子走了进来,她虽然小小年纪,但却不慌不乱,一下子就镇住了府里诸人。因而那行礼也行得毕恭毕敬。

黛玉正色道:“想必诸位也听说以后便由我理家的消息,今日里叫大家来这堂前,一呢,是想熟悉些家中人物,二呢,则是想问问各人差事。大家不必拘谨,照着花名册来就是。”

紫鹃早拿起下人的花名册在破边等候多时,此时见姑娘说完,便说:“现下由你们一一禀报自家,谁便站出来,说完姓名贵庚家人,说出自己跟府里的渊源,报出自己所做活计,便可以了。”

有个胆大的妈妈先出声:“紫鹃姑娘,这渊源是什么说法?”

紫鹃解释:“就是你为何在府上伺候,譬如哪年因为何事买进府里,又或者是家生子,家生子又是哪位主子的,是历任太太们陪嫁进来的呢,还是林家祖上的老奴?”

这一解释,诸人便明白了,晴雯坐在下首的一个椅子上:“诸位妈妈管事,可得知道你所说之言,我句句都记载在册,若是有造假的,查访出来轻则家法伺候,重则撵出去,还请诸位三思,不能做欺瞒主子的事。”

说罢便问:“谁来?”

下面的下人面面相觑,却无人向前,晴雯瞧在眼里,便知道这是昨日里她们担心的下人不服小姐的情况,因而又扬声问了一遍。

半响才有个矮胖的婆子站出来:“回晴雯姑娘的话,小的是荔香院管事,王陈氏,小的祖上便是林家的家奴,一辈辈传下来的,奴婢的爹娘都在下面的庄上做佃农,老太爷身边的长随王大头去庄上收粮看上了奴才,便央了人说媒,成婚后又求了恩典让奴婢在荔打香院当值,以后年成多了,便升了管事。又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当差在……”

下面就有人嗤笑:“王陈氏,你说得这活像你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一阵哄笑,晴雯不急不躁,目光往下面一扫,她眼神清冽,倒让那些人安静下来。

黛玉这才说:“王妈妈,你说得很好,”从自己身后侍立的小丫鬟手里接过一个荷包递给她,“这是奖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家男人和你儿女的不用说,到他们了让他们自己说。”

王陈氏迟疑的接过荷包,犹自不敢相信的左手捏起荷包倒出来到右手掌心,“哗”一手掌的银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