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继母对于继子女的婚嫁之事更应该避嫌,不然不管嫁的人是好是坏都有人说嘴:若是嫁的好了,人家说你为了给自己儿女铺路;若是嫁的不好,自然就说你心思歹毒。
白许氏闻言就感慨:“你也不太容易。”
两口子过日子讲究缘分,便是这家世、才学、品性样样上乘,也不一定两人就合拍,引得继子女不快,到时候还不是要骂继母。
白夫人忙解释:“林大人和林姐儿都不是那等人,只是我也不知道该给林姐儿找个什么样人家。”
白许氏不再勉强,又神神秘秘问她:“听说妹夫给前头的夫人立了个嗣子,还特意告知了咱们白家,那孩子怎么样?”
立嗣子告知白家是对白家的尊重,白家人也很赞同林如海的做法,如今林如海不是青春儿郎,及早立个嗣子,也省的白家女儿要传承香火的压力太大。
白夫人想一想林瑞文平日里的作为,点点头:“是个知礼的,性子腼腆,林大人常把他带在身边,教他些眉高眼低。”
嫂子就问:“那你觉得梅姐儿怎么样?”
白夫人吓一大跳,她盯着嫂嫂。
白许氏就不好意思的说:“都说儿女是债,我也是愁的。”
白夫人却知道白家的嫡子嫡女哪里就愁嫁娶?便是什么都不懂的痴儿,也有人愿意娶了去金尊玉贵的供着。
嫂子这么问,只不过是担心她生不出一儿半女,以后老了没有亲生子女依靠。想让林家的儿女跟白家联姻,好让她老了也能跟林家扯上关系,好老有所依罢了。
嫂子就没有想过竹哥儿和梅姐儿以后过得不幸福怎么办?
当然想过,嫂子一直疼那双儿女。可是与他们相比,却是先考虑她这个已经出嫁了的大姑子。
她眼眶红了,从前与恶毒的婆家周旋时她没有哭泣,和离被人指指点点时她没有哭,母亲使手段逼着林如海娶她时她没有哭,此时却忍不住泪盈于眶。
她努力宾住要掉下来的眼泪,拉起嫂子的手:“大嫂,谢谢你。”
大嫂自己先慌了,忙推她:“大正月的,掉眼泪不吉利,多想着点高兴事。”
想到这个命途多舛的小姑子她也有些烦闷,可还是努力劝慰着她:“你如今嫁入高门,又儿女双全,夫婿敬重,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白夫人这才不好意思的擦擦眼眶。
等回到府中她便寻了个机会打发人叫林如海来,隔着屏风与林如海打听口风:“我娘家的那个竹哥儿,大人觉得怎么样?”
林如海想起来:“哦?那个个子高高的哥儿?书读得可以,一本《春秋》多少人读不通,他居然说的井井有条,单是这一条就远胜常人……”
见他还要滔滔不绝说下去,白夫人忙打断他:“今日请大人来不是要探讨学问,是想问问大人觉得竹哥儿可堪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