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贵妾之女 君子迁 1585 字 2024-03-15

说起这个来,之前温氏为八姑娘看中了一户人家。那男子东山,家里头也有几百亩地,科举出身,如今在翰林院里做着编修。之所以择了这么个人,是温氏觉得,八姑娘性情与七姑娘不同,是个爱说笑打闹的。嫁到高门大院去,恐那些规矩八姑娘会受不了。这翰林院小编修虽说听起来门第低了些,可家风不错,耕读传家的,他人又上进,往后不愁前程——再一个,门第低些,才不敢轻慢了八姑娘。

只是温氏看着好,那家的老太太也觉得能攀上国公府的亲事是着实不错的。本来两家已经算是说定了,谁知道,被那人得知后,亲自来府里请罪,说是在东山老家,已经有了未婚妻了。

温氏几乎气得倒仰。

第159章 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

要说温氏看人的眼光,着实是不错的。不管是之前为阿珎取中的三太太娘家侄子,还是后来四姑娘七姑娘的夫家,都是家风清正的,子孙上进的。这一次为八姑娘相看的,也是如此。

本以为是个能够叫八姑娘托付了终身的,谁知道竟险些被人骗婚!

又不是私定终身的,那家老太太能不知道吗?

不过是打着全家人都在京城,舌灿莲花先将国公府亲事定下,回头再去想法子退了原先魂似的主意罢了。说不定,还要借着国公府的幌子,说是靖国公府看中小翰林,倚强逼婚!

温氏只气得不行。

气恼之余,却又感到庆幸。幸而那小翰林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亲自到国公府来将自己已经有了婚约的事情说了清楚。不然,更贴一换,人家未婚妻闹上门来,靖国公府真是有嘴说不清了。

说起来,那小翰林的未婚妻也不是别人,就是他的两姨表妹。

小翰林爹娘过世早,跟着祖母长大。老家里头族人也不少,这一个老的一个小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要不是有他姨丈姨母给撑腰,只怕那点儿家底早就被人算计干净了。

他与表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春闱中第后,便将祖母先行接到了京城里,拿出积攒的银子买了个小小的宅子,只想着等收拾利落了,便迎娶表妹进门,届时也是个像样的家了。

谁知道他祖母进京后,被京城里的繁华迷花了眼,又被街坊邻居奉承几句,也自大了起来,只觉得商户出身的表姑娘就配不上自己的文曲星孙儿。正巧有了温氏为八姑娘相看,阴错阳差的,小翰林就入了温氏的眼。

一边儿是国公府的千金小姐,一边儿是个小县里的商户女儿,翰林的祖母连比较都不用,就已经替孙儿选好了。

“这次,是我疏忽了。”温氏带着歉意与顾老太太说道。

顾老太太倒是安慰她,“这也是想不到的。戏台子上倒有中了状元要杀妻灭子另娶公主的,谁能想到咱们还能碰上个硬要替孙儿抛了未婚妻的呢?这么说起来倒是你先前看中那孩子着实不错。”

婆媳两个很是感慨了一回。

不过,八姑娘的婚事上,很快就有了别的人选。

还是阿珏与温氏提起的。

这人名叫赵三思,也在虎贲军中,与胡武关系不错,是个正六品的校尉。品级虽不如胡武,但他是世荫承袭,家底儿不薄。最巧的是,与温氏想定给八姑娘的小翰林一样,赵三思也同样是父母早亡,跟着祖母长大的。

“他家里人口简单,大前年他祖母过世,守足了三年孝。如今,只带着自己的弟弟过日子。”阿珏自己大喇喇的,并不是个给人做媒牵线儿的好人选,因此拉上了阿珎一同过来,细细地说给顾老太太和温氏,“别的不说,我先取中了他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