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亦是为了晋封前来谢恩。或许是为了冲淡一下立皇贵妃造成的震动,又或是为了六宫同庆,皇帝将安然跟李蔷各提了一阶,一个晋为昭仪,一个晋为昭容。无论有心还是无心,众人算是看出来了:凡是跟皇贵妃娘娘交好的,陛下总不会亏待她们到哪儿去。

之前只是宫中的奴婢对她感恩戴德,娘娘主子们可不是好糊弄的,无奈楚镇陡然来了这么一出,这下林若秋便成了宫中的香饽饽,是个人都想跟她结伴为姊妹,仿佛没了她就活不成似的。

将来皇帝提出立她为后时,这些人想必也只有赞成没有反对,毕竟皇后的宝座与她们无缘,跟在后头吃点肉喝点汤还是挺不错的。

对于楚镇的良苦用心,林若秋自然深深感动,楚镇可以说世上最周全细致的男人了,处处都替她考虑完备,反倒是林若秋如新嫁娘一般青涩懵懂,只需安心等待上花轿就好。

她望着安然笑道:“你不是说家中对你抱有重望吗?如今你身为九嫔之首,安伯父想必也会高兴。”

安然圆乎乎的小脸上显出苦恼的神色,“陛下肯晋封当然是好的,不过我可不觉得自个儿有资格做昭仪。”

要是皇帝将李蔷排在她前头,她心里反而会舒坦些。无论家世、学识、气度,李蔷样样都强过她,如今却居于她之后,这让安然怪不安的。

林若秋劝道:“话不是这等说,你入宫比她早,论资排辈原是应该的。且世上哪来样样公允,真这么苛求,谢婉玉难道做不得皇贵妃?赵采薇难道做不得皇贵妃?无非看合不合陛下心意罢了。”

说到此处林若秋便沉默下来,她心知肚明,论才能那两位并无输于己,论资历更不该让她骑到头上,如今皇帝令出必行,她们自然得乖乖俯首,可心里是否真心服从,却不得而知了。

安然到她这里本是求安慰,如今见她显出消沉来,不禁怨自己多嘴,于是又吹捧了一通彩虹屁,总算将林若秋逗笑,“行了,你再怎么夸我都是无益,既然陛下一手将我捧到如今尊位,我自当竭尽所能做到最好,不求天下太平,但求无愧于心。”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她自然不肯再退让的,谢赵二人若愿与她和睦相处,大家也就彼此尊重;如若不能,她少不得得拿出些威势来,将那些不安分的弹压下去。

比起宫中局势重新洗牌,宫外的硝烟就少得多了,唯一值得拿出来说嘴的,就只有忠勇侯府跟永昌伯府的婚事。

林若夏这趟嫁得很顺利,就算先前落水的事让她名声不大好听,可到底乃陛下圣旨赐婚,没人敢胡说八道。而林淑妃新封了皇贵妃,对林家亦是锦上添花,林若夏哪怕平时再不喜欢这位姊妹,可因了林若秋的缘故她才能得到那些世家夫人的重视,为了这个,她勉强对林若秋有些感激之意。

唯一叫她可惜的是偌大一个忠勇侯府,办起婚事来居然一切从简,李海称自己父母双亡,上无高堂,下无族亲,礼数上哪怕粗疏一点儿,林若夏只好不与他计较,事实上她这边亦是草草行事——王氏干脆病下了,不肯为庶出女儿尽力,林耿一个大男人里里外外操持,自然应接不暇。

不管怎么说,她顺利嫁进忠勇侯府,对林若夏总归是一件喜事。成亲后的第二天,这位新晋的侯夫人便托人向宫中递了帖子,希望能向皇贵妃娘娘请安。

林若秋并未见她,只让进宝前去慰问了一番,恭喜她新婚愉快,早生贵子,至于往来就不必了,皇贵妃娘娘怀着身孕亟须静养,生怕外人冲撞,哪怕是家里人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