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灿这台机甲是中档防御水平,整个机甲拆解为3万多片防护单元,听着不少,理论上,对付这些菜鸟学生的攻击模式足够用了。
一切只是理论,在遇到安如昔之后,这些旧理论全都失灵了。
安如昔一旦出手,就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几乎同时攻击了沐灿那台机甲所有薄弱环节。这就像是突然冲过来10个人对沐灿1个人进行围殴。
防御系统迅速满负荷,对方的攻势又快又密集,哪怕沐灿已经尽可能闪转腾挪,也逃不开那满天的剑影。
这种突如其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人的神经比系统崩的更快。
怎么能这么快,怎么能攻击到这么刁钻的角度?
切身体会,安如昔这台机甲的速度和攻击力绝对超过了普通军用机甲性能。难道之前那些基础数据都是错的么?安如昔早就料到会有人窃取她的机甲数据,才特意伪造了假的数据?
短暂的迷茫之后,沐灿很快调整过来。他可是参加过实战的人,身为联邦特训的密谍,岂能轻易就被吓退。他的机甲又不是纸糊的,他还有50的动能,他的武器不是摆设。
以进为退!他要反击才行。
沐灿立刻放弃全身防护罩,凭借优秀的操纵与应变能力,试图逃出安如昔的攻击范围。只要拉开距离,他的电磁炮可不是吃素的。
不过在围观者看来,两人对战场面十分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