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有人在门口看见,提醒道:“雨桐丫头,对面老杨叔喊。”

“对面”说的是对面那座山,与陈家坪虽只隔一条河,却属于另一个村的地盘,平时两个村的人图方便,都喜欢这样隔空喊话——真正“通讯靠吼”的年代。

关键是她不认识哪位老杨叔,估摸着是找大伯的,把他喊出来答话。

对面喊:“有电话——话——话!”他们村居然没停电。

大伯答:“好嘞——嘞——嘞!”

见大伯乐颠颠就要去,雨桐以为是林老二打来的。“山路不好走,天又黑着,大伯明儿再去吧,要真有事他会再打来。”

大伯有点犹豫,自从红籽的事后,他对老二也不再言听计从。“算了,万一他有急事儿……把门关好。”

林雨桐见劝不住,也没办法,心道:不知这林老二又要出啥幺蛾子!尽管出招,她接着。

然而,一个小时后,大伯却说电话是沈浪打来的。

杨老师没事,解放军叔叔已经到达镇上,河流上游水源已经暂时截住……荣安平安了。

第054章

上游截住,下游多开了六个泄洪口, 同时十几台抽水机作业, 镇子里的水面迅速下降,没多久就露出街面原本的青石板路来。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荣安平安了。

同时, 军民合力, 连夜清除了因洪水带来的淤积泥沙。待上游放闸, 河道已拓深, 不再水漫金山, 整个荣安镇又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与平静。

四个孩子抽空将淹水损坏的物件清理干净, 要换新的很容易,买来材料板,沈浪两天就能做出来。待气味散发得差不多了,求知书屋再次开门营业。

生意爆炸。

因为淹水,耽搁了进新书的时间, 许多熟客等得花儿都谢了,孩子们攒了好几块零花钱没地儿花,都等着看书呢。

因暴雨耽误还书时间的,雨桐都只算他们每天五分钱,大家纷纷说几个孩子厚道, 会做生意, 一传十十传百,开门当天营业额就飙升至一百多。

当天晚上数钱数到手抽筋,可把“股东”们乐坏了。

整个初二年级就家——学校——书屋三点一线的跑,刨除成本, 每个月每人都能分到两百多块,一年下来也能攒下三千块。

同年的全市中学生知识竞赛,为增加竞争难度和节目的可观赏性,主办方允许每个县区选出三个代表队。在杨乔顺带领下,初二(3)班进了两个队,林雨桐和沈浪卫冕冠军,蔡星月和王小东为首的另一个队获得决赛第三的好成绩。

可谓是替荣安中学打了一场十分漂亮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