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皇帝就是想一出是一出,小太子生下来以后,他的想法就越来越多了,好在闻茵手底下的人也越来越多,无论皇帝提出了什么异想天开的事情,她都能想办法办好。
闻茵一边呆着小太子走,一边给他讲关于皇帝的事迹。
有些是话本里就提过的,有些则是太子没听说过的。闻茵没有什么动人夸张的语言,也不会说假话,她只会将事情最简单最直白的说给太子听,等太子亲眼见着了,再告诉太子,皇帝的这些举动最后帮到了谁。
全天下的人,没有一个人不因此而受益。
天下书生因为他而能读书考功名,天下百姓因为他而衣食丰足。军营里的将士有了伤残补贴,流离失所的孩童有了庇护之所。不论是书铺也好,亦或者是城外停着的马车也好,到如今,几乎是每一处的地方,所有人提起皇帝时,都是满口称赞。
甚至也不用赵昱再掏银子请那些说书先生说了,茶楼里多得是想听歌功颂德的人。
最后,闻茵带着他来到了一条大河前。
眼前的河很大,上面停了不少的船,尽管是一条新河,可是却迅速地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无论是贸易往来也好,亦或者是出门远行也好,这条大河两岸满是提着包袱的行人,甚至连这周遭的地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闻茵指着眼前的河说:“这是皇上的河。”
太子听说过。
太傅就和他说起过无数回,这条河的出现,又给百姓们带来了多少的好处。
太子问:“这也是父皇一意孤行吗?”
“没错。”闻茵说:“当初就连我也以为,皇上是贪图享乐,才命人开凿这条河。它从京城通往江南,途经数地,花费了许多银子,这些全都是皇上一个人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