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序皇子自打谒陵受惊得病,至今小半年了,也不见好转。
有人便劝衡候人,说这是出手的时机。
衡候人几番思量,却反其道而行之,但凡与序皇子相关的,他都不粘手。
就在下属以为是衡候人的忧柔寡断,令良机错失之时,序皇子中毒了。
事发起始,不说皇帝,就是归附了衡候人的下属,也以为是衡候人动的手。
可在皇帝亲自督促查办之下,结果所指竟是另有其人的。
这人正是四妃中的良妃。
良妃是四妃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只因她不但少言寡语,若无必要她还甚少出来走动见人。
这样一个人,为何要对序皇子出手?
当时良妃只说了一句,说是魏皇后欠她未出世孩子的。
说完,早服了毒的良妃便死了。
罪魁死了,序皇子虽救治及时,挽回一命,但根基大损,病越发的重了。
而听说序皇子病重,虞褰棠开始掰着指头数,渣男的朱砂痣还有多少时日生产,还有多少时日序皇子要纳妃冲喜。
就在中秋后一天,桑柔临盆了。
许是皇帝一心都在序皇子的病上了,也是不想损阴骘,怕进而报应在序皇子身上的缘故吧,皇帝便有些顾不上东宫了。
桑柔在疼了一天一夜后,为衡候人生下了长子。
要不是不想被皇帝和魏皇后触霉头,衡候人是要昭告天下,大宴宾客的。
为弥补桑柔和长子,衡候人晋桑柔为承徽,与苏、黄二位承徽并肩了。
有人欢喜,自然也是有人忧的,太子妃张氏便是其中之一。
庶长子的出生,让张氏压力倍增。
因此传御医请脉的次数便更多了,可不管张氏如何的期许,都未得喜讯,反让黄承徽无意中确诊了有孕。
在桑柔十月怀胎之时,黄承徽是当真尽心尽力地照顾桑柔的,从未借近水楼台之便,争取过衡候人的宠爱。
就算是桑柔的事,黄承徽也是光明正大,依足了规矩回禀的衡候人。
一来二去的,衡候人十分放心的就将桑柔全权交给了黄承徽照料。
慢慢的,衡候人想起桑柔的事,也不问桑柔了,只问黄承徽。
得了衡候人信重的黄承徽,恩宠自然就有了,有喜也是迟早的事。
也是黄承徽人缘好的缘故,多少人知道了她的喜讯,没有不来贺喜的。
就是衡候人知道了,也没少来看视她,如此一来,竟然与桑柔当初怀胎时无异了。
都说黄承徽若能一举得男,太子良媛是非她莫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