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小满哼一声不理她:“这叫艺术!再说赵昀才没有你那么浅薄呢!”

过两天赵昀来看小满,一眼就瞅见了那个外观华丽鎏金异彩的杯子,他皱了皱眉头:“小满,你若是缺杯子上竹林那里去拿,万万不要再用这么打眼的。”

栀娘哈哈大笑,乐得差点一头从凳子上掉下来:“哈哈哈!没那么浅薄吗哈哈哈!”

小满悻悻的摸了摸鼻子:这个

然而小满还是坚定的不打算换杯子,曜变天目茶碗!现代拍卖会上轻易上千万的古董!你们懂什么!

宋朝被元朝铁骑碾碎时,这种制瓷工艺便成绝响,世间在无人知道如何制造出来这种茶盏,唯有邻国日本一些工艺爱好者仿制一些,但也照猫画虎不成气候,小满暗暗下定决心:等局势平定,我要去福建吉水窑守护这种工艺!发扬光大,定不能让它失传。

今日里小满要做一道黏糜子。

这是小满跟村民学的北疆美食,她时常热心教导村民如何种植土豆,自己的店又敞开来收购农民种出来的玉米,加上她抚养军队里的军眷遗孤,每到一地,跟当地的民众都关系极好,目前暂住院落的房东大婶热心教会她做这道菜。

这道饭食的主材料是糜子,也就是蜀黍米,现代的时候大米和白面已经是主要主食,因而小满在现代的时候只是笼统将这些统称为五谷杂粮,等如今随着部队行进,露营打仗,她也渐渐知道在大宋朝这些前世的“杂粮”都是主食,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作物。

糜子的种植历史就更久了。小满在学校里读诗经,就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诗句。在她慷慨大方给村中玩耍的孩童一大把自己做的糖葫芦、芝麻球等零食后,房东大婶就给她端了一盘子黏糜子。

小满觉得好吃,房东大婶又送了小满一碗糜子面,还教会她怎么做。

那送来的蜀黍米已经磨成面粉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下开水锅烫熟,慢慢搅拌成糊状物,再取出将另一半面粉揉入。

一直揉成团状物,再上蒸锅蒸熟。

出笼以后搓成圆柱状,一刀刀切下来,切成圆形薄片。栀娘指着笑:“这不就是圆坨坨?”她长相美艳,又活泼亲人,早就跟着当地人学了不少方言,这就立马活学活用上了,逗得小满直笑。

将那薄片在油锅烫烙后,颜色已经是焦黄,再撒上房东送的紫荆花蜂蜜再次上锅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