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居然让一个副教授给鸿泽当美术老师?果真是名门的手笔!
芮北年知道官家培养后代的方式,比起让孩子成为艺术家,官家更倾向把他们培养成独具慧眼的伯乐。
古往今来,大多名垂青史的艺术家,在他们活着的年代往往都不为人所知,有命途多舛的,怀才不遇的,亦有大隐于市的,直到他们死后十年、百年,甚至更久,才能有人辨别出他们的才华。
正如古人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起天才艺术家,能发现天才艺术家的人更加稀有。
要培养艺术界的伯乐,全体系的艺术、美学、鉴赏培训是少不了的,官家的小孩本身也是从小学习绘画与创作,以此来培养审美眼光。此外,他们还参加各种展会与拍卖场所,深度接触那些昂贵的奢侈品,培养自身气质。当然,他们还是商人,他们需要知道什么样的人可以包装,什么样作品可以炒作,什么样的方式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
……
一番思索后,芮北年拿起电话联系了崇山。
对方的声音听上去挺年轻,说官凤鸣已经提前找他提过这件事,但最近一段时间有个全国青少年创意绘画大赛在s市举行,他是比赛的主要评审之一,而且他老家也在s市,要等来年开春才会回b市。
“不介意的话,能把画寄给我吗?”崇山说,“我在s市的华夏美院也有办公室。”
芮北年沉吟片刻,本来还考虑要不要飞s市一趟,但一想年底家里的事肯定不少,便答应了。
“我会抽空看的,有了结论我给你回电话。”
“请务必及时,我随时待机,谢谢您了!”
“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