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宗门弟子而言,入外门易,入内门难。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曾摸到过内门的边边,只能老死外门。一宗修士的身份对这些人而言更像是一个虚名,外人看来风光无限,内里如何,只能自己品味。
即便如此,绝大多数人也对大宗门趋之若鹜。毕竟比之散修,大宗门的外门弟子已经好过太多了。
大宗门也不会拒绝这些一心向道并且有几分资质的人。事实上,外门的存在对宗门和其弟子而言,是一件双赢的事。
对宗门弟子而言,宗门除了给予他们庇护之外,本身还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只要自己足够优秀,总不至于被埋没了。只是修士本身的综合资质就是呈金字塔排列的,能得到资源的人总是少部分,大多数人都是金字塔塔底的那一部分。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避免。
对宗门而言,外门弟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论是作为战时的人员储备还是作平时的人才选拔,外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外门的机制也能更进一步地刺激弟子之间的竞争,保持他们的活力……
内外门划分的优势显而易见,修真界九成以上的宗门便都是这般做的。但沉魁不在这九成以上的宗内之列。
沉魁是没有内外门这个说法的。每一个入了沉魁的修士,都是先被自家师父看中了才能选入沉魁,也就是说,修士只要入了沉魁,便有了自己的师父。
倘若硬要以内外门这个说法来划分的话,那就是修士一入沉魁,便直接入了内门。
沉魁所谓的眼缘论,便体现在这里。
师父收徒弟可不比宗门收弟子,毕竟事关本门传承,还是一对一悉心教导,自然是要慎重的。事实上,每一个修士挑选自己的徒弟时,或多或少都有眼缘在里头。只不过沉魁把这个部分加重了,并且直接放在了入门的考验里,“看脸收徒”的名号才因此传了出去。
对沉魁人而言,不合眼缘的人,便是资质再好,实力再强,背景再深,也是不收的。毕竟这可是师徒关系,一旦确立下来,都在彼此的人生里打上了烙印。除非主动终结或者一方陨落,否则这个关系都是存在的。
既然要长长久久相处下去,可不是要寻彼此都看得顺眼的人当师徒吗?否则漫长的年月成了折磨,又何必呢?
沉魁的这个“眼缘论”,说来其实是为师徒双方负责。但大多数人根本不关心其出发点到底是什么,他们只看得见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旦入了沉魁,便是内门弟子。
这如何不让人心动呢?
谁都希望能得到器重。倘若不是想拜入特定之人座下,能直接拥有师父的话,谁还愿意挤在外门苦苦求一个机会呢?
因此,每年求入沉魁的人数不胜数。
但沉魁也不是来者不拒的。事实上,沉魁的选拔标准一向严苛,甚至比之大多数宗门对内门弟子的选拔还要严格。
更别说在选拔标准之外,还有所谓的眼缘论了。
严格的标准,神奇的眼缘论,却意外神话了沉魁的地位。外人看来只觉得沉魁是个十分难进的宗门,非绝世天骄不收,便因此更加趋之若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