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乐不断地提出新的设想,又不断的推翻。有的是因为时间对不上,有的是地点有问题,总而言之,就找不到一个可以让人信服的关系性。
就岑深而言,他更倾向于红衿院那一个。因为那是唯一一个把匠师协会牵扯进去的猜想,这样一来,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就都可以连到一条线上。
思及此,岑深问:“匠师协会出现和消失的时间?”
桓乐:“贞观十年,贞观二十年,恰好十个年头。”
闻言,岑深在心里排出了一个大致的时间表。
贞观十年,匠师协会出现。
贞观十六年,红衿院闹妖。
贞观十七年,中元节,宋梨、平儿、桓乐、“夫子”出现在鬼宴上,“夫子”坠井而亡。
贞观二十年,柳会长死亡,匠师协会忽然消失。
“贞观……几年?你到这儿来的时候,是几年?”岑深问。
“二十三年。”桓乐说着,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瞪大了眼睛望向玻璃墙,准确地找到某处,喃喃道:“三年前,夫子把核给了我,那正好是匠师协会消失的那一年。假设、假设柳七就是柳会长,他没有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