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来来往往的人群尽量没有动静地做着自己的事儿,不打扰其他人;处理事务的官员们一个个语气和气,态度耐心;进进出出的船只耐心地排队等候。

港口上大清国的国旗迎风飘扬,代表着一百个民族和巨龙传人的红色旗帜高高矗立,老远就可以看到。

一个穿着褐色的马褂短打,好像是领头人一样的大清国人拿着大喇叭,站在自家的船头对着集结起来的年轻人大声嘶吼,“记得把自己的垃圾都分门别类地放好,到了港口有不同标志的垃圾桶,绿色的代表好处理,玻璃等物事放到不好处理的红色垃圾桶。”

“千万记得。记错了害我被差爷们罚银子,加倍地罚你们。”

前排的一个年轻人克制自己朝港口上看的心思,耐着性子听着领头人不厌其烦地叮嘱垃圾的事儿,大着胆子回话,“我们没有玻璃垃圾。”

他们穿着一身儿高丽的服饰,看容貌也是高丽人,应该是贫穷的高丽人。

贫穷的高丽人不会有高丽贵族老爷们才有的玻璃垃圾。

领头人听懂了他的话,生气,举着喇叭继续大声嘶吼,“在大清国,玻璃是每家每户都有的物事。”

他也不管这些人震惊的表情,“要想在大清国呆着,你们要把如何处理垃圾的事儿记到骨子里。”

“看到我们的港口没有,干净、安静,按规矩办事。谁敢不守规矩,被送回老家是最轻的处罚……。”

港口和海岸,真的是干净、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