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

当时的大清人还在用火绳引爆的枪,而英吉利人,大清人口中“主动来上贡的红毛番子”,跨越海洋带来的新型连发枪,却连表演的机会都没有。

尽管英吉利带来的礼物价值不到一百万两--在皇上看来,蒸汽机、织布机、榴弹炮、火轮船等等工业革命成果对于那个时候的大清,是无价之宝。

尽管使团里的人在大清国都吃喝玩乐的很尽兴,使臣乔治&iddot;马戛尔尼还是自觉受辱。

礼节是一方面,大清皇帝乾隆没有答应中英通商事宜,让他感受到这个庞然大国的自大和落后。

四十一年后,乔治&iddot;马戛尔尼作为英吉利大臣,同意并签署英吉利向大清发动鸦片战事。

皇上知道,按照后世人的眼光看乾隆皇帝的作为是不对的。

谁都没有预知的能力。

在当时的华夏大地积危难返的情况下,在大清和西方贸易属于极大顺差的时候,通商或者有点儿帮助,但并不能解决当时的根本问题。

封建社会走到尽头,传统的社会关系不再适合却又无力从内部改革。

可他还是心情沉重。

那次或许是华夏大地的一个机会,在英吉利需要找一个东方盟友的时候,一个可以让老百姓稍稍改善观念,见见外面世界的,小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