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粥、驴肉汤、驴肉清炒、驴肉饺子……每天花样不断。
八珍驴肉、驴板肠、酱驴脸、麻辣驴肉干、蒜香驴肝、一品驴皮、鲍汁驴排、一品驴脑、驴三件……每个人都吃的肚大腰圆。
就是小孩子们,或者皇后娘娘这样有孕在身的人,也一起尝尝几口。
太后娘娘和老福晋们打叶子牌聊天,笑哈哈,“说有孕之人不能吃驴肉,是不对的。”
豫王妃赞同,“太医明确说驴肉大补,对有孕之人有好处。”
睿王妃也赞同。
皇后娘娘怀第一胎、第二胎都在承德,经常吃几口驴肉,皇家的五个孩子都是乖巧懂事。
“驴肉性热,自己注意着适量用用,非常养身。很多老说法儿,说这个忌口,那个不能吃,仔细听着,谨慎些没错儿,但不能全信。”
众人齐齐认同,一位东北来的老福晋,扶起老花眼睛放下一张牌,笑着接口,“驴肉好,粘豆包也好。”
提起粘豆包,一间屋子的人都笑起来。
太后娘娘解释,“前几天《大清快乐报》有个文章,说各地方的人吃什么,是有定数的。”
“比如粘豆包,关外人喜欢吃,是因为人吃了粘性的、油性的主食后,在寒冷的天气里出去狩猎身上有热乎劲儿。”
老福晋明白过来,也哈哈笑,“怪道。这人喜欢吃什么,是身体需要什么。”
众人纷纷应是,豫王妃顺着逗趣儿,“老婶婶说的是这个理儿。还一个,就是一方水土出产什么物事给这方人,都是配好的。”
“就说这小小的粘豆包,冬天的时候天冷我想吃一口,我们家爷从承德弄来一袋子面,可怎么也做不出来这个味儿。后面御厨说,不光是用承德的粘黍子磨面,还要用当地的水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