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满意地点点头,端起茶杯。
赵瑀识相地起身告退了。
如此,她毫发无损从宫中出来,再次令京城内外狠狠吃了一惊。
消息很快传到了河南,李诫坐在帅营,捧着赵瑀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不住感慨自家媳妇儿就是聪明!
齐王踱进来,见状撇撇嘴,“李诫,快把你嘴角往下拉拉,都翘天上去了!”
李诫一乐,将信折好放入怀中,顺手收拾了下书案,不经意间,将一封奏折压在最底下。
齐王一屁股坐在对面,把一个折子扔到他面前,老大不客气说道:“给我看看,这条陈可行不可行?”
李诫打开一看,正是赵瑀信中提到的人口问题,并相应的各项举措。
他一目十行看完,合上折子,“这个鼓励寡妇再嫁,有点意思,不过我再给你加一条,军户的妻子,不得改嫁——男人在前方打仗,必须得让他们心安。”
齐王立即提笔加了这一条,把笔递给李诫,“你也署上名字。”
“我?这又不是我提出来的,三爷,您的功劳微臣可不敢抢。”
“不是你,是你媳妇儿在母后面前提了一嘴,才有我这个折子。母后说了,必须加上你,我也觉得对。”
李诫眼中波光一闪,随即嬉皮笑脸道:“您真是听话的好孩子。”
“少拿我打趣!”齐王白他一眼,“我就是觉得生受了这份功劳不好而已。”
第125章
功劳啊,李诫闻言一笑,漫不经心道:“您那么笃定是功劳?没准儿是惹祸上身呢,有哪个男人愿意自己媳妇儿改嫁?您可别忘了,朝堂上都是男人!”
齐王一怔,思索片刻,牙疼般地倒吸口气,“还真是,别说别人,我都不愿意。”
但马上又说:“母后说可行,她老人家不会唬我。就算不成,顶多父皇驳斥回来,不输房子不输地的,于我也没什么损失。”
“可您就不怕别人说闲话吗?”
“什么闲话?”
“我媳妇儿刚砸了赵家的牌坊,这边咱俩就联名上奏,不建议妇人节烈……别人肯定认为是我撺掇您的,或许还要指责您耳根子软,难成大事。三爷,要不您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