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楚英:……
此刻两人漫步在江畔,冯老太君她们祭拜完便回去了,没人过来打扰他俩,冯豆豆站在远处的礁石上,百无聊赖地拿石头打水漂,注意力却始终在两人这边,以防有心怀不轨之辈。
冷不丁地,有一人莽莽撞撞冲过来,冯豆豆目光一凝,凌空几步而至,将那人挡在几步之外。
那人被冯豆豆一掌推了个屁股墩儿,也不站起来,爬起来便磕头。
“求武安侯为我做主!求武安侯为我家人做主啊!”
……
又晚了,但是今天有辣——么长。鞠躬!
第六十四章 客岭大疫的凶手•★
拦住宋凌的是个看起来三十来岁的男人,脸上布满了疮疤,形容可怖。
宋凌倒是不怕这个,他在战场上见过的残缺尸首比这恐怖的可太多了,冯豆豆是个傻大胆,只“呀”了一声,仍旧挡在那人和宋凌二人之间。
那人一连磕了七八个头,额头上都磕出血来,看起来更加骇人了。
“行了,有什么事,说吧!”
要说宋凌对这种事也算轻车熟路,武安侯名头太响,几乎被奉为神一般,加上那些个话本子的人设加成,又是重情重义又是淡泊名利的,百姓都觉得这种大英雄简直生来就是为民造福的,是以在汴京的时候,便常有走投无路的百姓冒死跑到武安侯府门前磕头。
宋凌虽然嫌麻烦,但是倒也不至于见死不救,他闲,手底下的亲兵们也闲,索性便管管闲事,好在大多时候也都是些小事情,比如说富绅欺压佃户,某某江湖门派淫人妻女之类,武安侯府的亲兵们出面敲打一番,然后该丢京兆府丢京兆府,该去大理寺的去大理寺。
只是他也是没想到,都跑到岭南了,还能遇上这种拦路喊冤的。
那人抬起头来,一双浑浊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宋凌,声音嘶哑难听:“求武安侯爷为我做主,我要状告那千金谷,包庇十二年前客岭之疫的凶手!”
一语出,不止宋凌,连冯豆豆都吓了一跳。
“你在说什么疯话?!客岭大疫能有什么凶手?”
那人没看冯豆豆,像是怕被打断一般,忙不迭地说了下去:“客岭大疫不是天灾,乃是人祸,当年的客岭与世隔绝,无病无灾几百年,直到十来年前,有一对母子来到客岭,当时他们只说,家乡遭了灾,逃难到此,却没有说是什么灾,我父亲是客岭的保正,他见孤儿寡母无依无靠便动了恻隐之心,收容了他们,把他们安顿在村里的空房子里,我母亲日日接济,还教导我要善待那个少年,因为他当初十岁,比我要小上 8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