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六章 定夺

代晋 大苹果 1750 字 24天前

李徽起身走到堂下,站在众人面前沉声道:“司马道子大败之后,我的判断是,朝廷兵马元气大伤,士气低落。一旦桓玄大军抵近京城发起进攻,必克京城。司马道子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来诱我出兵,助他抵挡桓玄。他希望借我之力,拉我下水,这一点我们都清楚,连那日前来见我的王绪都没有否认。”

“他想的倒美,我徐州难道是他可以任意指使,为他所用的么?慷朝廷之慨,以小恩小惠骗我出兵,拿我们当什么了?狡诈阴险之徒。”赵墨林大声道。

他是坚定的不出兵派,和苻朗一样的想法,适才争执之时,这两人嗓门也最大。

李徽摆摆手微笑道:“墨林兄稍安勿躁,听我把话说完。”

赵墨林拱了拱手,闭上嘴巴。

“司马道子此举乃是阳谋,他知道我们对江北之地有兴趣,故而才抛出这个诱饵,也算不得是狡诈阴险。这就像是一笔交易罢了。然则,我们要权衡的是这笔交易于我徐州而言是否划算。利弊肯定都有,要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首先,倘若我们出兵的话,可得江北之地,这对我徐州将有极大的好处,之前诸位也谈到了裨益之处,便不做赘述了。但前提是,我们要战胜桓玄才可。一旦战败,一无所获。然则,我东府军能够战而胜之么?”

“桓玄算什么东西?我东府军天下无敌,打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郑子龙大声道。

此言得到了从彭城广陵赶来的朱超石和朱龄石兄弟的大声赞同。

李徽道:“莫要小看桓玄,桓玄能两度击败朝廷大军,足见荆州军战力不俗。那可桓温带出来的兵马。我们所倚仗的火器,他们也有。他们的水军也足够强大。桓玄坐拥梁益荆江豫五州之地,人口干万,兵源充足,资源充足,岂是可以小觑的。对我们而言,那绝对是劲敌。当然,我对东府军有信心,但全面交战的后果,必是两败俱伤。两败俱伤,谁可得利?自然是司马道子。若我徐州兵力遭到重创,别说江北之地了,便是徐州诸郡恐怕也难以保全。对此,要有充足的认识。”

众人闻言沉默不语。确实,后果是难以预料的,打仗的胜败除了实力之外,还有诸多的偶然性。桓玄的实力足够,在各个层面上都是具有相当的实力的,否则司马道子也不至于两度西征都失利。主张出兵拿地的一派可没想到失败的后果。若东府军遭受重创,司马道子翻脸不认人,则偌大徐州如何保护?大好局面岂非丧失殆尽?

见众人皱眉沉默,李徽笑道:“我说的这些只是提醒诸位这其中可能的风险,倒也并非便会如此。倘若我们不出兵,结果又当如何?首先,三郡之地我们只能拱手相让,那里的矿产资源我们也无从获得。我们是否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其次,桓玄可能会攻入京城,司马道子难以抵挡。桓玄打出的旗号是匡扶社稷铲除奸邪,为先帝报仇。这可能会得到民心的拥戴。大晋将为他所掌控,我们又能否接受这样的结果?桓玄掌控了朝廷之后,是否能够容忍我徐州的存在?会不会对我们下手?”

荀康缓缓道:“让出三郡已经无可接受了,况且桓玄野心勃勃,怎会如他所言是为匡扶晋室而来,他是要篡位的。我们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解决了司马道子之后,必会攻我徐州。”

李徽微笑道:“那就是了。如此一来,殊途同归。出兵和不出兵,我徐州终将难以避免最终一战。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别的选择么?我想,我们既不能放弃三郡之地,也不能帮司马道子同桓玄火拼。这看似是个矛盾的抉择,但未必不能做到。我认为,增兵三郡之地做好交战准备,同时,如果桓玄明智的话,他会主动找我们沟通借道。届时,再同他做一笔交易便是。”

“主公之意,岂非是既要又要?”苻朗愕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