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绿华的目光看着门外灯下的飞雪,一阵风从门口吹进来,吹得她青丝飞扬,双目迷离。
李徽当然听明白了,原来萼绿华之名只是她们三代人顶着的名字的而已,皮下是三个不同的,但有着传承的三个人。
但有李徽还有许多不明白之处,于是开口询问。
“原来如此。萼姑娘,我有些不明之处,不知可否相询?”
“但问便是。”萼绿华沉声道。
李徽想了想道:“你们为何要这么做?以一个名字传承下来,意义何在?”
萼绿华微笑道:“百年之前,正是天下大乱之始。我师祖本来跟随她的师门修行,但天下乱局开始,道门以斩妖除魔济世天下为己任,所以便化名行走于世间。这本来是一种修行,但是时间久了,师祖觉得需要持续的做下去,而萼绿华之名已经天下皆知,都认为是个长生不老的青衣道仙,于是师祖便将名号传给了我师父。我师父十七岁出山,代替师祖行走世间,依旧以青衣道仙的身份出现。我也如是。”
李徽忽然明白了过来。正因为这种传承,萼绿华在世人的印象之中便一直是以青衣道仙的年轻女子的形象出现,似乎永远不会衰老。所以天下人才会相信萼绿华是女仙,会长生不老。
而这年头的百姓最相信的便是鬼怪神佛之事,以仙女的身份出没于世间,会赢得百姓的膜拜和信任,会更便于行事,少掉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那位初代萼绿华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成功的塑造了萼绿华这个女仙的形象品牌,并得以传承下去。
李徽长吁一口气,萦绕在心中的一些疑问也得以迎刃而解。一直以来,李徽都觉得萼绿华不像是青宁口中说的不知道年纪多大的方外仙人。当初在会稽见到萼绿华的时候,李徽的第一感觉便是如此。
尽管青宁一直强调这一点,且连谢道韫都认为萼绿华是前辈高人。但李徽一直觉得判断一个人的年纪大小,要看他的言行行事。萼绿华给李徽的感觉是一种故作老成的感觉,行事却有些冒失,性格也不够沉静。这可不是活了百年的得道高人所表现出来的样子。
所以李徽一开始便萼姑娘萼姑娘的叫,不肯叫她前辈,便是源于心理上的判断。现在看来,这些判断基本准确。如果说萼绿华得其师傅传承名号,那么她的年纪应该不大。
因为有这种心理预期,所以在和萼绿华交往说话之中,自然不会有什么心理上的障碍,能够轻松交谈,甚至调侃。否则,你知道对面坐着的是个老妖怪,还怎有调侃的心态?
“真是让人惊讶,原来有这样一个故事。呵呵,这便是你说的秘密么?”李徽微笑道。
萼绿华歪着头道:“这难道不是秘密?这世上知道这个秘密的人恐怕只有你了。天下人都以为萼绿华是同一个人,永远不老的一个仙女。”
李徽点头道:“确实是个惊天的秘密。你放心,我会保守秘密的。不过,我觉得奇怪的是,这样的秘密你又何必告诉我?”
萼绿华哼了一声道:“我之前以为你看到了我师门传承的名牒,以为你其实已经知道了这个秘密。既然你不知道,那么便有另外一个担心。你看到了那本《玄女经》。心中定然以为我……我是个淫邪之人,会采补之术,否则怎会容颜不老,百岁而不衰。我可不希望你误解。”
李徽一愣,旋即大笑起来。还别说,那日看到了玄女经的时候,自己还真这么想过。
“名牒?我可没见到。”李徽笑道。
萼绿华起身回房,不久后手中拿着一本黑色的书页之类的东西走了出来。将那物放在李徽面前。
“此乃传承萼绿华之名的师门名牒,乃是传承的证明。师父传名于我时便交给了我。我便放在包裹里,就在书籍之中夹着。你既动了书籍,我以为你已经知道了这个秘密。”萼绿华道。
李徽拿起那书页状的名牒,那是不知名的皮革所制,粗糙而陈旧。封皮上不知用什么手法画了一朵盛开的梅花。只是那梅花的花萼是绿色的。颜料虽然已经陈旧,但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李徽翻开封皮,内页是发黄的羊皮纸张,右页写着一列大字:赐汝之名,萼绿之仙,承名行道,造福苍生。
左页写着密密麻麻的簪花小楷,李徽一列一列的读了下去:传名之人,当谨记教诲。修道之士,视锦绣如弊帛,视爵位如过客,视金玉如砾石。无思无虑,无事无为。行人所不能行,学人所不能学,勤人所不能勤,得人所不能得。除魔降妖,卫道造福,修行人间,万物皆容。万方有道,出则淡泊白云之间,入则混迹红尘之世。出世入世,皆为修行。情爱苦难,杀戮欢悲,一切皆道行,一切皆因缘。
李徽读完这些话,良久无语。难怪萼绿华性格洒脱,杀人如麻,行走于人世之间,积极参和世间的纷争。原来这便是一直以来她们的行事之道。出世入世都是修行,人间修行,杀戮不禁,这也是修行的一种。
萼绿华在旁轻声道:“这下你相信我说的话了吧。这是我门最大的秘密,现在都告诉你了。”
李徽将名碟合上,递给萼绿华,笑道:“确实是个惊天之秘。谁能想到百余年来闻名于世的女仙长萼绿华,居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世人认为的长生不老,居然是假的。这秘密要是为修道之人知晓,岂非要道心破碎?”
萼绿华道:“所以,你要替我保守秘密。这件事除了你知道,无人知晓。将来,传承我之名的人或许会知道。再无其他人会知道此事了。”
李徽点头道:“多谢你对我的信任。然则,当初你不肯收青宁为徒,是否是因为青宁无法传承你的衣钵,故而拒之呢?”
萼绿华道:“四十岁后,我才会收徒,这是规矩。潜心教授培养,传以衣钵和萼绿华之名。在此之前,都不可能收徒。况且,青宁遇到我的时候,已经年岁很大了,又是大族之女,更不可能。我门中要收的传人必须是孤女,且出身微寒。惟其如此,她方知世家疾苦。且十岁以上,皆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