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提高警惕

于大伯撇了撇嘴,一副天底下谁都不识他的样子。

“那是他们没眼光!”李小东附和道。

开玩笑,用煤炭做燃料,任谁都会拒绝您的。

他望着老人的书本,好奇地问道:“您这是学的哪种语言?”

“蒙古语,我有个亲戚在那边,我正计划去旅行。”

李小东竖起了大拇指。

这么大年纪还学外语,这位老者真是有趣。

或许是听说了李小东又送了猪大肠,于大伯的态度变得格外友善。

得知李小东要习武,他毫不犹豫地提笔写信,指示李小东到虎岭时将信交给老禅师。

“大伯,您的豪爽真让人敬佩。”

“敬佩啊,那请赏脸让我洗个澡。”

于大伯突然提出一个令李小东意外的请求。

在这个时代,家中并无护士,冬天寒冷,洗澡必得去澡堂。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李小东还未享受过洗澡的待遇,此刻他也感觉浑身黏腻,头发仿佛能榨出油来,自然欣然同意。

“好吧,我们现在就走吗?”

“马上出发!”

两人打算骑自行车前往澡堂,这时于大伯被于母唤至厨房,李小东只好推着车在外等待。

厨房内。

“大伯,你陪姑爷去澡堂,找个机会好好看看他。”

“看?看什么呢?”

“咳,还能看什么,当然是关心他的身体健康状况。"

“体检啊!明白,放心吧,这事我会处理得很妥当。”

作为皇室成员,于大伯对前朝规矩了如指掌。格格出嫁前,内务府会安排宫女与未婚驸马同寝半月,宫女完成任务后,将反馈给皇家,若宫女满意,婚事才可继续。

如今已是新时代,旧习俗已摒弃,宫女不再存在,他这个老者借此机会观察也是合情合理的。

外面等待的李小东开始焦急,他察觉到于母刚才的眼神似乎有些异常。

正欲返回院中呼唤于大伯,老人笑眯眯地推着自行车出来。

“姑爷,走吧。”

于大伯不等李小东,快步推车上前,迅速跨上自行车。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身高啊!

看看李小东,一米八的高个子,轻松跨上自行车,轻轻一蹬,自行车便平稳前行。

早年间的老北京人崇尚“两泡”,即泡茶馆和泡澡堂。

甚至流传一句俗语:“茶馆出,澡堂入——内外洗净”。

泡澡堂已经成为京城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生活习性和文化象征。

过去,社会等级森严,澡堂也分等级。最高级的是“官堂”,中等的叫“盆塘”,普通的则是“散座”。

新中国成立后,人人平等,澡堂也收归国有,只要有澡票就能进入。

显然,于大伯是个爱玩的人,不知从何处弄来两张清华大学池的澡票。

东有清华大学池,西有华宾园,清华大学池是澡堂界的一流之地。

一进门,李小东就听到招呼声:“欢迎光临,两位,请进。”

没错,这就是他期待的味道。

服务员的态度也比其他国营店铺更为热情,然而见到于大伯,他们的表情就像地铁上的老人盯着手机屏幕一样。

正在忙碌的服务员纷纷围拢过来,甚至有一位女服务员对着于大伯询问:“老先生,您清楚这里的规矩吗?”

直到于大伯点头确认,他们才陆续离开,但目光仍不时投向这边,仿佛担心于大伯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这让李小东感到困惑,这位老者究竟做了什么,会让服务人员如此紧张戒备?

因为时间尚早,澡堂内人不多。穿上木拖鞋,脱下衣物,李小东从柜子里取出预先剪好的肥皂,跃入池中。

水温恰到好处,让人心情舒畅,李小东沉浸其中。

然而于大伯的行为却与他截然不同,他跳进澡池并未泡澡,而是低头看向李小东。

他看了一眼,神情变得疑惑,揉了揉眼睛再看,脸色骤然变化。

“哗啦”一声,他从澡池跳出,口中咒骂不断,“畜生,真是畜生,这不是糟蹋人嘛!”

说完,他连告别都没有,迅速穿好衣服冲出澡堂。

这让李小东一头雾水,不知老者为何如此激动,究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