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大人您去见一见他们?”

听见这话,赵鼎无奈的点了点头。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说完之后,他便随着这官员开始出门儿。

但刚到门口,就和刘童博撞了个满怀。

刘童博手忙脚乱的把赵鼎扶住,确认他没事儿之后,才赶紧问道:

“赵相急急忙忙的是打算去哪儿呢?”

“还能去哪儿,登闻鼓院呗。”

“啊?

哎呀,这不是巧了嘛,赵相您不用去了。”

“啊?”

“官家为了这事儿,正在御书房等您呢。”

“官家也知道这事儿了?”

见刘童博点头,赵鼎安排那官员继续去稳住局面之后,便随他进了宫。

等他进了御书房之后,才发现不仅刘禅在这儿。

岳飞也在这儿呢。

于是,他见了礼之后,便直接说起了登闻鼓院那边儿的情况。

等他说完了之后,刘禅便问道;

“对于学子们的请求,赵相你怎么看?”

刘禅问完了之后,赵鼎便迅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等把自己的想法讲完了之后,他才总结道:

“官家,不是臣不想给这些学子们提供方便,实在是没办法啊。

就算这次一共录取了近万人,但对于朝廷缺人的现状也只是有所缓解而已,远不到富余的程度。

所以,实在是抽不出人来搞这个事儿。

而且,收钱也是个麻烦事儿。

不论收多收少,最后都容易吃力不讨好。

因此,臣还是觉得,让他们像以前一样到官府去誊抄邸报便是。”

赵鼎一说完,刘禅就看向了岳飞。

“爱卿你怎么看?”

“回官家,臣觉得赵相言之有理。

这个事儿虽然不大,但做起来极为繁琐。

关键是这个事儿毕竟是牵扯到朝廷的政策,一旦汇编过程中出现什么谬误,不仅会影响这些学子,也会波及到大量的百姓。

所以,这个事情普通的吏员可以根本就做不来。

如果真要搞的话,必须得有对朝廷政策烂熟于心的官员来主持才行。

而这样的官员,每一个都在重要的岗位之上。

因此,这个事儿是真搞不了。”

岳飞这么一说,刘禅顿时没了任何心思。

“既然如此,那就.......”

但他的话还没说完呢,就听到外面有一个声音喊道:

“官家,臣妾以为这个事不仅能干,还能大干特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