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董杜原之战

本以为是个身材魁梧的武人,身高八尺,腰大十围,如此猛将定然要好好提携一番.却没想到是个俊俏郎君,这身材看着就很单薄

李元徽却没想到对面这老头的想法,只是低下头保持着很恭敬的姿态。

慕容定虽然觉得李元徽不是预想中的猛将模板,却也没有为难,挥手让其退下。

而后在众人的拥簇下走入弘农宫内,饭都没来及吃就立即开始商讨军情。

八月二十五日,时间距离杨巡从黎阳起兵,不足两个月,叛军主力与回师的燕军主力,在董杜原进行了决战。

因为地形关系,燕军未能将所有部队全部投入作战之中,但直接参战的大军也有十二万众。

而叛军方面,不足六万人。

慕容定本人坐镇中军,将战事指挥权交给了前军的高晃。

高晃先是命令弓弩手以箭矢压制叛军大营,飞矢如蝗,如雨落在叛军营中,给缺少甲胄的叛军带去不小的伤亡。

随后辅兵和民夫用推车运土,填平壕沟,给负责攻营的士兵铺出一条道路。

叛军方面,箭矢在跟初时还能跟燕军对射几轮,不过几轮之后箭矢几乎就消耗殆尽了。

到了中午,燕军已经填平了几段壕沟,随后就是重装步兵出击。

手持大斧的燕军士卒,在盾牌的掩护下,疯狂的砍伐着叛军的木栅栏,而双方的长枪兵这通过栅栏之间缝隙相互刺击。

胜负的天平,一点点的在朝着燕军方向倾斜。

杨巡立于阵中,却几乎什么也做不了,只是望着摇摇欲坠的营垒发愣,对于身旁七弟杨善才劝说他遁逃的建议充耳不闻。

李元徽身处后军,统领着不到三百骑兵,本来是慕容颌从关中带来的。几乎是参战部队之中最后序列,基本上没有功劳可立了。

跟着几个都尉席地而坐,铺上一张行军用的毛毡,直接斗上了地主。

前军的鼓声呼啸声,隔着十几里仿佛还能听到些。

战事从天明时分,一直持续到中午,才有军令传来:前军已经攻破对方的营垒,全部骑兵出动,从两翼包抄,决不能让叛军主力流窜出去。

骑上战马,李元徽与麾下三百余骑,跟着镇西将军庞令勋的将旗后面尾随,绕过中军,迅速奔向叛军侧后方。

此时,攻破营垒的燕军和叛军之间,已经成了一边倒的追逃逐亡。

失去营垒的叛军已经溃不成军,根本没有跟官军正面阵战的能力,而两边的骑兵则不断把试图想东西两个方向逃窜的叛军拦截驱赶。

而北面,只有黄河。

战场实在太大了,漫山遍野的都是官军在追杀溃兵,而叛军主将杨巡已经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