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考虑燕军兵精甲利,士气正盛,所以命令刘大将军坚壁不出,同时命柴大将军率军渡河佯攻清河、平原,另遣轻骑四出,袭扰燕军.”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宇文成业又继续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此时关中当派兵渡河,配合齐王攻取河东,不然河东不在我大唐之手,对关中始终是个威胁,燕军可以随时渡蒲坂威胁关中。”
这一点除了李源起兵的蜀中,天下间没一个地区能做的道。
意思是诸葛亮的才干,在练兵治军方面比较擅长,出奇谋却是他的弱点,而治理人民的器识远胜于做为一名将军的谋略。
李源闻言,侧过身看向了一旁的宦官,宦官立马明白,马上去让人取了一副舆图在皇帝身侧展开。
李源看着图微微皱眉,其实到了他这个层次的人,天下地理早就烂熟于心。
“刘玄机骁勇善战,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几乎吞了整个冀州,如今他大军汇集于邺城,你觉得你家齐王能挡得住燕军南下吗?”
当然这个话并非是贬损诸葛孔明的,而是相比较而言,并且后面也说了“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李青莲这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明显是取自陈寿《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
李青莲这一席话,明显是委婉的说我们家齐王打仗可能不是他最擅长的,所以进取河北可能很难。但他守住目前的地盘还是没问题,只不过你要硬是让他主动去攻打河北,就是在用让诸葛亮去北伐了中原,不是不能打,但你们家不是还有更猛的为什么不用呢?
而流民安定下来又说明什么?有吃的,能活下去。
所以李源细细思量下来,觉得李青莲对自己老四总结的真好。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原来我家除了鸣凤,还有伏龙?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