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河内跟燕军对峙的,大部分都是齐王的嫡系军队,这时候想要把齐王的主帅换了,他万一直接带着人回江淮呢?
那黄河以北可就真是落入敌手了。
但并州战场上,同样夺取了河东。在战略上也不算吃亏。
所以,李源可以写信骂儿子,怎么骂都行,甚至亲自去洛阳抽他一顿都行,这是父子之间。
“拜见齐王殿下。”张世武非常恭敬的行礼道,即便现在阵营不同,但张世武这个幽州边地汉子还是很敬佩李元徽,并感念他当初的提拔。
“托殿下的福。”
双方就是叙旧,话家常。
令人惊异的是李元徽居然同意了,带了张坚和老朱,段武达,尉迟敬德是个大将,还有数十骑护卫。
但皇帝的诏书,就得慎重,得顾忌十万江淮大军的看法。
第二个原因就是老四这次做的,就算是皇帝都没法苛责太多。撇的干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实力雄厚,想要追究都难。
几人的交情最初是建立在长安,一起杀了梁王府的护卫,后来又在江淮共事。
第一个原因是李二觉得,老四那日跟他说的,是真的。但这些话,他却没跟幕僚们吐露过。毕竟有些事,还是不足为外人道。
因为河东对关中来说,其战略地位远比邺城重要的多。
“大将军在内等候殿下。”
战略上,完全不亏,甚至还有些小赚。
长安方面的使者自然是不敢做主。
就算不带着人走,那谁又能使唤动江淮的十万大军?
李元徽跟两个兄长最大的区别就是,他的地盘来自前朝任命,军队更是他一手拉起来的,将领是他提拔的。
十月中,秋收完成,北国开始渐渐冷了,逐渐天寒地冻。
齐王的军队就能一路打下河东要地,你们眼红非要上结果损兵折将?
哪来的脸啊.
而燕军方面其实一算账,也不亏。
大唐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地盘是他控制的,等同于一个大号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