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杀意难平也得平

而李源这个后台,在前一天已经塌方了。这哥仨还全都被李孝正得罪了,那真就是没人能保他了。

杨氏道:“那阿耶,现在该如何是好啊?”

杨邃想了想道:“魏王现在已经被贬为魏郡公,现在太子已经拿到了监国之权,想必用不多了多久就会内禅,而金匮之盟后,晋王和齐王实力大增,尤其是齐王,关东诸事皆可一言而决,我会让伱堂兄和你兄长们进入陕东大行台,至于魏郡公,只能等他起复了.”

杨氏闻言,也明白了,起复?还能有那天?只要太子和晋王齐王还在,最好的下场那就是当个闲散宗室。富贵闲人。

李元徽在收拾了李孝正之后,也终于想起另一码事来。

在白沟之战那天,杨侃玩了命一样追他,就跟贺拔胜追高欢一样。巧合的是,高欢跟贺拔胜有兄弟之仇,李元徽跟杨侃也有。

杨熙、杨善才、杨巡,这都是杨侃的亲哥,其中杨熙被他一箭射死了,杨善才和杨巡被他截住,是自杀。这都得算他账上。

更巧合的是,李药师常雁衡收取青州之后,杨侃的家眷全都落在了李元徽手里。

所以李元徽也有跟高欢一样的疑问,你特么家人都在我手里,你怎么敢的?那战场你就放点水呢?

当时那杆大槊几乎就抵在李元徽的后背上,他甚至能感受到槊刃上的寒意。

虽然逃出生天,但那是救兵到了。

救兵没来他死定了。所以越想越气的李元徽,直接就下令把杨侃的家眷全都杀了。

这边刚下令,堂下听令的尉迟敬德和王佛保转身就准备去动手了,这两个杀才还没出大堂内,左二护军谢叔方却当即劝谏道,“大王,杨侃的家眷都是妇儒,他的两个儿子一个五六岁,一个才三岁,剩下都是女眷.”

谢叔方的言外之意是,成年男子杀了就杀了,但这女眷和小孩,很多时候就算犯了大罪也不会杀。

李元徽当即就想说,杀了又能怎么样?杨侃差点就给我扎个透心凉,杀他全家还有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又咽回去了。他终究是没有说出来。

他不是圣人,但他也不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事实上,齐王系军队是大唐各军之中军纪最好的,也是最严格的。为了做到这点他也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跟将领们强调和提醒,教育,训诫。所以他的军队从来没有屠城过,没有杀降,没有大规模成建制的劫掠。

军纪严明,所过之处都称其是仁义之师。

因为他终究是个后来人,或许不能带来一些先进的技术,也不能成为一个思想启蒙家,但也不该让这个世界更加的血腥,更加野蛮。他希望自己能够作为一个建设者,而不是毁灭者。

不能,也不该随波逐流。尤其是现在,他的权势随着李源交权之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句话就可以决定成千上万人的生死。

妇孺老幼,从来不该成为一场她们从来没有参加过战争的陪葬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