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名正言顺

在大唐,跟着太子殿下和两位大王,都错不了。

确定了一众功臣的战功等级之后,李元徽看着这份长长的名单心里也就有数了。

随后跟众人谈论了一下接下来的军队整编内容,一众将领全都表示大王您尽管折腾,怎么整编绝无二话。

李元徽对众人的态度还是挺满意,都很识趣。

这边天策府里开着会,李三郎则在李源所在的太极宫,陪他说着话。

李源还是很关心河东已经关中局势,听李三郎说突厥人闹得很厉害,本来想回关中的心又放下了。

关中长安虽然繁华,但还真比不得洛阳,洛阳的水运发达,也就代表了各地的特产和奇珍异宝进入洛阳更为便捷。

而且为了建造这座城,前朝可是花了非常大代价,建城死了多少人到现在都算不清。

但有一条可以确定,那就是这座城是建在累累白骨上的。

“.四郎这场仗虽然取胜了,刘玄机也退兵了,短期内应该不会再度出兵,但洛阳跟河内不过是一河之隔,等到河北兵马齐备,粮草充足之际,自然还是要再度南下.”

“那以你之见,我大唐何日能够收复河北啊?”

“刘玄机虽然生于微末,但却有汉高之才,兼霸王之勇,雄主也,如今全据河北,人心归附,南北相抗之势已成,与其跟在大河跟刘玄机较劲,还不如先灭东西两魏”

父子二人说道天下大势,李三侃侃而谈道。

“三哥所言,正合我意。”

这边正说着,李四从殿外走进来,手中拿着功臣名录,本来他是来找李源走个程序,把这些功臣的晋升和封爵的事给敲定一下。

虽然李源现在不管是,但有些事上李四还是愿意给老头个面子,装模作样的请示一下,就当是让他高兴高兴了。请示过后,也变得名正言顺起来,比长安那边太子发的诏书来的正规。

从这个方面说,李元徽还是挺喜欢李源接着在洛阳住下的。

大义在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