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拿什么反对呢,说到底晋王回不回来,也不是他们能够阻挠的。
随即,李二下皇太子诏,命赵郡王李怀真为并州都督,前往河东接替晋王。又写密信让晋王李三郎迅速返京。
李三在河东收到书信之后,召集一众僚属和并州文武,命王翊暂且代理并州军务,徐懋功镇守玉璧城,随后带着数百亲卫直奔蒲坂,渡河后星夜驰往长安。
李三郎之所以急着赶回来,并不是要赶在李源之前回去,而是要在李源回关中之前,尽可能的控制住长安局势。
这一点,除了卧榻之上的李二,也就李三能做到。
李四在关中根基尚浅,根本不用提。
当李三郎进入长安城,在卫士惊愕的眼神中一路来到李二塌前之后,顿时有些心酸。
曾几何时,那個战阵之上勇猛无比的二哥,此刻消瘦多了,脸色也是病态的苍白。
“三郎至,我无忧矣。”
李二看见李三郎出现在眼前算是放下心来。
现在他宁愿把长安交给三弟,也不愿意让老爹回来接着执政。
李三郎道:“四郎也给我去信了,说是阿耶要回长安,但我却不知道二哥你病的如此重”
李二道:“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以前昼夜行军三百里也不觉得如何,现在我连上马都做不到了”
“那就好好修养,朝堂诸事我既然回来,二哥就不用操心了。”
“好,那就拜托三郎了。”
李玄庆的全部官爵如下:司徒、尚书令、上柱国、天柱上将军、荆州牧、开府仪同三司、河北道大行台、京兆尹、晋王.
其中尚书令是尚书省的长官,此前他一直在外坐镇也没有机会去尚书省履职。
京兆尹则是长安地区的行政长官。这些此前都是荣誉职衔。
而当李二下太子诏书,以监国名义命晋王为西京留守,同平章事,都督中外诸军事之后。
形势就变化了。
尚书令家同平章事等于宰相,还是宰相之中排名最高的,西京留守,都督中外诸军事,代表军权,可以控制京畿兵马。加上他天柱上将军本来就有管辖全军的名义,李三郎在理论上已经有控制长安军政权利。当然实际上也是,他在长安的人望和旧部并不比李二东宫来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