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忠烈祠前的广场上,此时已经聚集了无数的民众,他们都是在等着迎接抗战将士的遗骸回家的。
对于这件事,南唐方面并没有隐瞒,在之前就已经通过媒体向外界公布过了,很多人都知道今天那些抗战忠烈们回回来,所以都自发的赶过来,看热闹也好、迎接也罢,反正是来了非常非常多的人。
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也受到了感染,在车队从机场出来,往忠烈祠走的时候,天空中下起了小雨,……
细雨飘飘洒洒,如泣如咽,当车队抵达广场的时候,人群站在大道两旁,静默注目。
神奇的是,当车队停下的时候,雨也跟着停了。
抗战英烈的遗骸,从车上下来,负责“抬棺”的士兵再次整齐列队。
“吼,吼,……”
站在忠烈祠门前、身着重甲全盔、头插白缨的三十六名“大汉将军”,突然单膝下跪,右手攥拳,捶着自己的胸口,放声狂吼,向先辈英烈表达着最高的敬意。
——这些“大汉将军”,就是专门“守护”忠烈祠的仪仗兵,在举行某些活动的时候,他们同样会作为仪仗兵使用。
随即,低沉的号角声呜呜的响起,与此同时,一阵雅乐歌声传来: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
在低沉的雅乐歌声中,那三十六名“大汉将军”同时起身,“哗啦啦,……”,伴随着甲胄页片的响动,那三十六名“大汉将军”,走到了南唐士兵的面前,轻轻的从他们手中,将那些抗战英灵的遗骸接了过来。
一名“大汉将军”接过招魂幡,轻轻一摇,大声喝道:“魂归来兮、魂归来兮,……”
说罢,他迈开大步,一停一顿,缓步前行,另外三十五位“大汉将近”,每人怀抱一位抗战将士的遗骸,跟在他的身后,向着忠烈祠走去。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
低沉的歌调,声音越来越大,更多人的人,一起唱着战歌,迎接着自己的英雄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