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为防止他国作乱,从前是不能跨国经商的,闭关锁国不对外开放。
而前些年开放的理由,却还是同一个理由。
晋元帝想着,将本土有的,推向他国,不仅能够促进双方发展,也能带动边关的经济,不让边境的百姓总是遭抢掠。
谢欢觉得父亲是好日子过久了,忘记了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伤害。
当站在对面的人已经将你当做肥羊的时候,就是绝对不能退后一步的时候。
而这个时候,幻想和平是没有用的。
哪怕父亲无意争夺他国领土,但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以戈止戈,才是谢欢觉得最有用的办法。
即便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百姓,是敌国的百姓,而非晋国的百姓。
但对谢欢来说,没有差别。
只不过隔了一座关卡,边境百姓与敌国的距离,远比要离京城近百倍,而这并不妨碍边境的百姓是大晋的子民。
所以,与边境相邻的敌国百姓,为什么不能是大晋的子民呢?
谢欢没有说话,朝着谢桑宁望去。
谢桑宁看出了他的凝重,只道一句,“不管爹做什么,我都支持。”
闻言,谢欢、只是嘴角稍平缓了些,“问你借样东西。”
谢桑宁想不到有什么需要跟她借的,下意识想到的就是钱,“有的,但是大额要等几日。”
谢欢一愣,想明白她说的是钱,忽然有些窘迫,轻咳两声,“如今国库充盈,不用你出什么钱,而且你祖父的意思,是要将官家的慈善堂交给你来打理。”
谢桑宁:“我?”
“嗯,涉及金额庞大,交给外人也不放心。”谢欢道。
谢桑宁没有拒绝,自己充实得很快乐。
谢欢没打算久留,看着站在一处的女儿女婿,言归正传,“借你的驸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