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任何怨言

画面并不能告诉我这些细节,我只是知道了答案,过程自然可以随意发挥。

陈先生愣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高见!高见!今天遇到专家了!”

他走到画前,把画的背面掀开了一角,露出一个被抹去的痕迹。

陈先生指了指说:“这幅画原本是哪里,我看不出来,但这里原本写着三个字。”

“是什么字?”

我立刻追问道。

“古尔班这三个字。”

陈先生回答道。

“一般来说,油画如果是进口的,卖价会更高一些,而国内的作品就要差些。

所以我把这三个字抹去了。”

我把画摘下来放在桌上仔细查看,没注意陈先生慢慢凑近,然后他俯身在我耳边轻轻问道:“张先生是圈里的行家吧?”

我抬头看了看他,带着疑惑问:“什么圈里圈外的,你什么意思?”

陈先生暧昧一笑:“我在这行混了很多年,在送仙桥也有小十年了,以前在琉璃厂干过六七年,别的本事没有,就是眼光还算不错。

你刚才的举动、眼神以及话语,十有 ** 你是搞古玩的。”

我心里一惊,虽然表现得很平静,但这句暗语还是让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暴露了行藏。

所谓古玩行业有个隐秘的说法叫土行(hang),因为这一行的人也称为地皮客,所以我们私下称之为“土行”

不过既然被人看出来了,再遮掩也无意义,但我也未明确答复他的话,只是轻松地说:“你以前还在琉璃厂干过啊?”

“是啊!”

陈先生点点头,“我入行就在琉璃厂。

后来遇到点事,到了四川继续老本行。

不过,送仙桥这边行情也不错,赚的钱还蛮多的。”

我点头,目光回到眼前的画上。

陈先生为我续了一杯茶递过来:“没想到张先生年纪轻轻就是搞古玩的行家,确实是英雄出少年。”

我对这种奉承感到好笑,毕竟干这一行和英雄扯不上边。

沉默一会儿后,他突然开口问我:“张先生看起来像是北来的吧,不知出自哪一派系?”

这句话瞬间让我警惕。

这是我二叔告诉我的一种行业术语——家门派向,指的是你在古文物交易中隶属于哪个派系,早年间主要用于倒斗行业,如今古玩市场有时还会用到。

我明白他在试探我的背景。

建立互信或能帮我找到谭家的信息。

陈先生在这行经验丰富,他的关系网正是我需要利用的。

我故作镇定地啜饮一口茶,淡淡答道,“出自山西支脉。”

陈先生面色骤变,“莫非是山西聂家的?”

我没有作声,仅仅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