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派去的人,是程太后身边的福公公。
他带着程太后的懿旨和朝廷的旨意,日夜兼程赶赴顺云府。
一把不算老的骨头在路上都快颠散了,终于到了顺云府。
到顺云府后,福公公对卢阳伯说的第一件事就是:“伯爷,还请现在就出兵,渡河过去解救河东困局。”
卢阳伯收到这样的命令,心知道这是河东总兵找朝廷那边来给自己压力了。
但又收到朝廷对他家的封赏,他便知道这事自己不能拖了。
这是朝廷给他的封赏,也是朝廷给他的催促。
如果他在前线能够取得战果,那他家里得到的会是更多的荣誉。
反之......
卢阳伯无意当反贼,他这次带兵出来,也是想为朝廷做点实事的。
不然他也不会在这里部署了这么久。
如今朝廷硬要他出兵,卢阳伯若是还不出兵,那就是抗旨不遵。
那就只能打了!
卢阳伯在福公公的督促下,当即开始清点人手,准备作战计划。
顾老头要围城,他的人肯定都集中在了承明府城附近。
卢阳伯决定兵分三路。
用上他新修补的小船和水师,渡河之后到另外一条支流逆流而上,先行绕过东南占领的其中一座城,以承明府为中心,东西两个方向、水陆路一同进攻。
同时留一部分士兵在顺云府,盯着苏誉那边的动静。
苏誉那边若是动了,他这边也能有余力应对。
这样的部署,在地图上连起来,便是一个稳扎稳打的三角关系。
两边同时进攻,还有一边能增援与防守。
可听说卢阳伯只分出两千兵去帮承明府突围,福公公不高兴了。
他说道:“淮南王带了两万人马,伯爷你只派两千人过去,这与送死何异?”
“要打,便要派数倍敌人的兵力,一鼓作气把仗打了才是。”
卢阳伯心想你个没卵子的东西,你会打个蛋的仗。
这是兵法。
但他面上不显,耐心解释说:“前面的两千兵力,要经受长途奔袭,都是我麾下的精兵。”
“这些精兵不为打胜仗,主要是为了扰乱对方的判断,拖住淮南王的主力部队,延缓他们攻打承明府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