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单纯吸收河水中的灵气。
小羽感觉它都嫌弃水灵力太低级。
“万水之精”是小羽跟随防风祭在周围游荡几千里后,自己想到的词。
俗话说“百川归海”。
天河却是“万海”之归墟。
通过水涡或者别的通道,人间的江河湖海,有很多都与天河直接相连。
比如古代的蓟河,如今的黑龙河。
黑龙河又连接众多河流,甚至与流沙河之间,也存在地下河通道。
比如风吼湾的“深渊”。
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灵性与精粹,河中的灵粹随着河水穿过水涡,进入了天河。
无数人间大河大洋的灵粹,都融合在天河里。
王母娘娘用“发簪”挖出来的灵泉,专门吸收这种灵粹。
或者说,随河水流入天河的“人间灵粹”,被此处的“瑶池灵泉”吸引,并融合在一起,成为特殊的灵泉水。
小羽称之为“万水之精”。
“天河多大多深,你如今也见识过了。从人间江河流入天河的水,能有多少?像是一滴水,落入了大洋,你能感应到其中的灵粹?”
虽然小羽说得头头是道,防风祭还是十分怀疑。
“如果‘大河灵粹’分散在天河中,我肯定啥也感知不到。可你看那儿”
小羽指着两百里外的淡青色光柱,“万水之灵粹都集中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口泉眼.这么明亮,肉眼可见,你感应不到?”
天河倒不是黑洞洞,毕竟“上方”布满了星辰。
只是星辰之光如同极光,没办法将天河照耀得透亮。尤其是天河很深,深入河底,几乎只剩下朦胧的荧光。
可瑶池灵泉处,仿佛竖立一根核动力的手电筒,朝上方射出一束璀璨明亮的光柱。
距离河底灵泉池越近,光柱越明亮;距离水面越近,光芒不怎么明显。
此时小羽和防风祭深入天河一万多里,距离灵泉的“水平距离”大概两百里,能看到一束非常明显的青色光辉。
他们不敢靠更近.小羽倒是想靠近点,但防风祭告诉她,灵泉附近有天神巡逻。
“我不仅看到了,还从那里打水无数次,没感应到什么万水之精。”防风祭道。
“你莫不是在天河待太久,把人间大河的‘味道’都忘记了?”小羽疑惑道。
她明明感觉十分强烈,这货怎么毫无所觉?
她甚至不是黑龙形态,只是人类。
“人间大河是什么‘味道’?我当年从淮水进入天河,都没感觉到河水的‘味道’,发生了什么变化。”防风祭道。
“人间之河温驯顺服,天河之水狂暴蛮荒呃,你好像就生活在蒙昧未开化的蛮荒时代。”
小羽忽然反应过来,防风祭是个老古董。
他所在的时代,大概黑龙河都还是狂暴蛮荒的蓟河。
“我是个古人,这没错,可我们那个时代,又不是蒙昧未开化。”防风祭不高兴道。
小羽沉吟道:“‘人族五帝时代’一直到了末期,到大禹担任大帝时,才开始真正降服人间的江河湖海。
大概大禹治水前后,人间大江大河发生了某些变化。
人族挖河治水的过程,就是将人道之力作用在江河湖海上。
人道力量直接改变了江河的流向与流量。
大禹之前,大河大江乃至大湖,都是野生的,蛮荒的。
大禹之后,江河与大湖,朝着满足人族需求的方向发生了大变.”
防风祭不耐烦道:“纵然人族疏浚河道,改变了大河的流向,大河还是大河,河水还是河水,和灵粹精华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