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子收徒之事,这让季明想起了如意童。
鹤观那边说雁虚山中没有如意童的踪迹,不过有人见到他跟随在一位只有半个身子的高人身边,曾经在赭熊州中的一些名山大川中出没。
半个身子的描述,季明意识到如意童应是跟随在半截仙娥的身边。
那仙娥乃天上蚕娘坠凡,品性不算恶劣,季明倒不担心如意童被其引上邪途,所以只对赭熊州中各大分坛传下敕令,只关注如意童踪迹便可。
仙家清净,少有热闹之时。
在这大典之上虽然热闹,但也仅限于下面刚入道的修士,如龙虎高功一众,都在静室内论道谈玄,而真人更高坐玉台之上。
些许杂事处理完了,季明稍稍厌了些,便也坐在一处玉台上,求个清净。
正端坐中,忽然金丹内阴神一动,季明下意识的看向了泰禾真人,还以为自己阴神是受恶意所激,但很快明白这是他的第二元神即将出世。
“好!”
心喜之间,不觉引来兴化真人责备目光。
“师弟,庄严大典,当有宝相示与诸派子弟,何故喜形于色?!”
“师弟谨记。”
季明浑不在意,摆手笑着说道。
兴化真人无奈,暗自摇了摇头,颇有无奈之色,毕竟金童已是太平山的门面之一,他自然得多多包容了。
他知道在这下面观礼的,包括正道同仁们,多少有来探探太平山下一代虚实的意思,而继离朱法师之后,这又一位苍品金丹,无疑是极大震慑了宵小之辈。
有金童这位将来的“定海真龙”,太平山的改革就有试错的成本。
在玉台琼室之下,陆道君端坐在台上。
在其两边,有数个小童侍立于台下,祖师堂中香火烟气团簇,渐成云景,漫漫而来,将陆道君和诸侍童一一托起。
季明的足下生有祥云一朵,将他徐徐而托,同玄坛、兴化、泰禾、离朱、福鼎、丹玲、宝曲、宝相等,一道分立在陆道君的两旁,也是在龙虎二翁、乙峰二僧、玄盈上人,以及三官将之下。
“祖师赐法,大典开始!”
兴化真人朗声道。
季明正在随诸真一同礼赞新一代太平真君,忽然阴神异感更重一分,这是第二元神那里出了些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