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经过前几个工地的“锻炼”,陈展已经从一开始的忸怩放不开,到现在越来越适应自己的角色。
他的修为实力虽然比耿煊差,可在劝降这件事上,他亲自出面的效果却比耿煊好很多。
于是,耿煊便趁机做了分工。
在确认有狩猎队伍外出的情况下,他先将提前留在附近的己方人员“唤醒”,让他们辅助陈展,负责对工地挖掘者们的劝降工作。
而他则负责将狩猎队伍找到,并一个不少的带回工地。
对他来说,这事也并不难。
一来,这些人狩猎也不会离开太远,只会在工地附近的山林中转悠。
二来,圆满境“走狗术”赋与的敏锐嗅觉,这时候也能发挥出奇妙的作用来。
平日里,在有大黄、黄耳这些犬只在身边时,耿煊几乎不会亲自使用这种能力,甚至还会有有意识的屏蔽过于敏锐的嗅觉。
——在日常生活中,过于敏锐的嗅觉,带来的体验通常都不太好。
只不过,现在,大黄等六犬都各有任务,仅黄耳、阿六、阿七被他带来了岑岭。
现在,它们也被留在前哨营地附近,管理那些新吸纳的“犬兄犬弟”。
同时,配合扎络等人,把守着“赭红眼”盆地元州方向的出口通道。
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勉为其难,亲自上阵了。
在此期间,三只玩得有些忘乎所以的玄青海沙雕,偶尔也会给耿煊提供一些帮助。
多方面的因素叠加在一起,耿煊一路“回收”的计划倒也没有真个受到影响。
就这样的,耿煊带着陈展,不断将分散在一个又一个工地中的“挖掘者”们劝降。
将其中一些“硬刺”拔掉,尽量赶在后面徐蓬带领的大部队到来之前将所有的前期工作做好。
徐蓬带人跟在后方,就像是推动一颗越团越大的雪球。
随着距离“赭红眼”盆地越来越近,投降者的人数,押送者的人数,都在持续增加。
当时间来到十二月十五日晚上十点左右。
一行浩浩荡荡的,超过千人规模的队伍,在星月光辉照得宛如雪地一般的崎岖山岭上,如同搬家的蚁群,蜿蜒行进。
这规模过千的庞大队伍,并没有臃肿的猬集在一起。
而是以五六十人左右的团队为一基本单位,每一个团队内,都有押送者,陈展的老部下,被从元州各地坑骗过来的“黑苦力”。
以及被围在队伍最中间,也是每个团队中人数最少的,来自玄幽二州,董观的嫡系骑手们。
每个团队之间,都相隔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既不彼此妨碍,也确保没有人可以脱队独行。
当这支如蚁群一般的队伍,顺着赭红色的陡峭山体,进入下方平坦的开阔空地,不再继续前行,开始原地休整,所有人心中,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终于到了!”
随着人员规模增大,心中压力也越来越大的徐蓬,直接毫无形象的,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心中庆幸不已,这一路上,最担心的事情,好歹没有发生。
他最怕的,就是有人挑头作妖。
无论是逃跑,还是跳出来唱反调,只要有一个人这么干,他都不敢想后续会演变成何种模样。
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他却不知道,这并非运气好。
他在接收每个工地的俘虏时,总会看见几名被爆掉头的死者。
他以为,这只是“苏瑞良”用杀鸡骇猴的手段对其他投降者的震慑。
可他却不会知道,那些最可能在回归途中制造出各种意外变数的刺头们,都已经先一步被“洞察人心”的耿煊给甄别了出来,并提前进行了处理。
这一路下来,耿煊杀得最多的,固然是来自玄幽二州,董观的嫡系下属。
但那些陈展的老部下,以及从元州各地坑骗而来的“黑苦力”。
他们虽然全都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投降,没有一个要为董观赴死尽忠的,但耿煊也并非全部“绿灯”。
还是杀了好几个。
只因高喊投降的他们,“表”与“里”的差异性实在太大。
虽然,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就一定会在回归途中生出事端。
但只是内心稍微犹豫了一下,耿煊就用最粗暴的方式对这些人进行了处理。
这落在其他人眼中,自然又成了“苏瑞良”不可理喻,恶名昭彰的新证据。
……
在抵达“赭红眼”盆地之后,队伍休整了两个小时。
有那距离较近的倒还好,也就走了几十里、百余里的山路。
有那距离远的,将上山下坡的路程都算上,已经走了四五百里的山路。
从天还没亮到现在星月满天,早就累得宛如行尸走肉一般。
刚一停下,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起来。
耿煊却并没有让他们休息太久,在汇合了留在“赭红眼”盆地西侧的百名骑手,以及七十名挖掘者之后,浩浩荡荡将近一千四百人,继续踏上东返之路。
虽然,众人远没有恢复到最好状态。
但队伍东行的速度,相比于在山林中跋涉,却增加了很多。
一来,“赭红眼”盆地内的道路开阔平坦,便捷易行。
二来,偌大工程,后勤补给是重中之重,有大量元州马和马车留在“赭红眼”盆地西侧。
稍作休整之后,将近一千四百人的队伍继续东行,这些车马自然被征用,成为加快队伍迁移的代步工具。
在整支队伍起行之后,耿煊继续令徐蓬领着三百铁骑带着整支队伍东行。
而他则带着陈展,各骑一匹玄幽马,先一步出发,以最快的速度向东行去。
摆脱了大部队的拖累,两人两骑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来到百里之外,位于盆地最开阔的中央聚居区。
……
耿煊骑在马上,向整个聚居区看去,除了空明清冷的星月光辉,再也看不到一丝火光。
“你们平日里,都不用火的吗?”耿煊好奇询问。
“用的,用的。”身上裹着一块兽皮的老者恭敬答道。
他似乎明白耿煊此刻的疑惑,赶紧解释道:
“为了确保仓库安全,上尊们数次下令,严禁一切烟火。”
耿煊一愣,问:“做饭也禁?”
“都禁,一开始也有人违令,擅自生火造饭。
被上尊们发现,发了好大的脾气,杀了不少人,后来大家都不敢再违令了。”
此刻,骑在马上的耿煊与陈展二人,正在那储藏了大量粮食与药物的一栋栋简陋仓库前。
而与耿煊对话的老者,便是上一次他率骑经过此地,杀了四十名敌骑守卫,第一个跑出来向他跪地磕头的“土著老者”。
当时,急于清理剩下的敌骑,耿煊在与他简单交流之后,通过“相心术”,以及对此人“波纹”状态的观察。
对老者的身份与心态有了基本的确认之后,耿煊没有留人看守仓库,而是将这任务交给了他。
这次,在将其他事情处理完毕,耿煊第一时间就返回此处,查看仓库情况。
然后,在这寒冷的深夜,他就看见这老者依旧待在当时冲他跪地磕头的位置,身上还是裹着当时那块兽皮,如一条老狗一般蜷在那里。
那一刻,清冷的月光照在他身上,大地宛如不真实的幽冥。
若非一团浓郁红名在老者头顶倔强不散,耿煊差点以为老者已经是一个死人。
在耿煊、陈展二人纵马靠近时,蜷在地上的老者便翻身而起,缩成一团,拜在地上。
得知他在得到自己的命令,真就一步不挪的守在此地,直到现在,耿煊不知道该骂他榆木脑袋,还是夸他忠于职守。
见偌大聚居区,在这寒冷冬夜连一点火星都没有,对这些人的生存状态本就异常好奇的耿煊本是随口一问,没想到从老者口中还听到这么一段故事。
他看向陈展。
被他忽然用这样的目光看着,陈展心中莫名一慌。
他赶紧道:
“自从那头‘巨熊’被董观安排来元州,这里的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我也就帮着拉一些人手,收集一些信息,顺带着把守前哨营地。”
“……不过,他颁布这道禁令的考量,我倒是知道一些。
为了从元州刮出这些粮食和药物,董观是花了很大代价的,绝对不容许出一点问题。
防火便是重中之重。
这些粮食,本身就是易燃之物,当时为了快速搭建储藏仓库,用了大量竹木材料。
而这处野人聚落,大量用草、木搭建起来的屋舍几乎毫无章法的挤在一起,毫无防火意识。
一旦某处起火,便很容易造成波及整个聚落的大火。
到那时,很有可能就波及到此处。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种可能性,他干脆便下了这样一道严令。”
耿煊听了陈展的话,一脸困惑的道:
“既然知道此处有着重大的火灾隐患,为何不将仓库迁去更远的地方,偏要与这聚落挤在一起?
为何不将仓库全部换成石料,依旧保持现在这种竹木构造?”
陈展的回答,让耿煊再次发现,自己和“巨熊”这些人的思维,有着多么巨大的差异。
一开始,将仓库定在此处,对于防火有些疏忽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仓库本就是这些“野人”出力建造起来的。
“巨熊”只安排了几个人监督指导。
——“挖掘者”的任务是挖掘隧洞,玄幽铁骑的任务是看守盆地,各有其职。修仓库这种小事,顺手就丢给了一群“野人”来做。
等一切建成,到了验收环节,“巨熊”这才意识到这些“野人”根本没有考虑防火的问题。
拆了重建?
看着开始从元州各处源源不断运来的各种物资,懒得费事的“巨熊”直接下令,仓库区附近的野人聚落,严禁一切烟火!
问题完美解决。
至于从此之后,“野人”们生火造饭,寒冬取暖的问题,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野人嘛,茹毛饮血,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那这些守卫呢?难道他们也不用火吗?”耿煊好奇询问。
“咯,您看那。”陈展抬手指向远处。
那里,就在距离仓库区不远的地方,有一排单独的屋舍。
此前,耿煊并没有特别留意此处。
此刻,在陈展的提醒下,耿煊更仔细的看了一下,这才发现,那些房屋全是石砌而成。
从院墙,四壁,到屋顶,凡是他能看见的地方,全都是由条石、板石等规则石块铺砌而成。
耿煊还看到了好多个石砌而成的大烟囱。
他的心中,很是感慨。
这一刻,“只需XX放火,不许XX点灯”这个意向,在耿煊心中具象化了。
耿煊没再谈及此事,看着面前这个老者。
他虽然穿着一件真皮大衣,但耿煊依旧能够看出,他正在与寒冷做着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