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满心的疑惑和不甘,徐风在下一场比赛中换个策略。

下一场比赛开始前,徐风特意走到了跑道中间的位置,这次是下注了9号马匹独赢。

可惜的是,这 9 号马匹的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它在跑到中途时,就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马匹,无论徐风如何拼命地传输指令,都无法改变它的颓势。

每天赛马场的赛事有限,通常只有 8 - 12 场,而他们来得比较晚,只剩下了 7 场比赛。然而,这 7 场比赛下来,或许是马匹的实力不济,或许是在中间马匹来不及接收指令,或许是指令突然失效,徐风遭遇的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老板,你可以买一本马经参考一下,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一匹马最近的比赛成绩和状态,还有每一位骑手最近的各项数据。”

方冲笑道。

“行,那我们去买有一本马经,我就不信了!”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徐风晚上不再出去喝酒,而是让方冲开场带着他们到处去领略港岛的繁华景象。就这样,连续三天进驻赛马场,徐风终于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总结出了三个关键的数据。

首先,他发现马匹能够接收到信号的范围大致在150米到200米之间。这意味着他需要在这个距离范围内对马匹下达指令,才能确保指令被准确接收。

其次,由于马匹都是在准备开始才被人迁到出发点,碍于时间的限制,徐风每次最多只能对五匹马下达指令。这就要求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决策,选择对那些马匹下达指令。

最后,徐风还注意到,随着马匹的奔跑,大约在250米到350米的时候,指令会逐渐失效。而在指令失效之后,时间最多只允许他给一匹马补上指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他需要根据这个数据来制定相应的策略。

经过深思熟虑,徐风迅速制定出了一套策略。他首先将自己的位置选择在距离出发点大约180米的地方,这样既能够确保指令被马匹准确接收,又可以根据前半段马匹表现及时对某一匹马进行补充指令。

接着,对于那些热门的马匹,徐风一开始就下达了缓慢奔跑的指令,以降低它们的速度和竞争力。然后,他将全力奔跑的指令下达给了自己选中的那匹冷门马匹,希望它能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当马匹跑到大约300米的时候,徐风再次对实力最为强劲的马匹再次下达了放缓速度的指令,进一步削弱它们的竞争力。

一切都按照徐风的计划进行着,当他看到自己选中的那匹冷门马匹最终冲过终点线,夺得冠军时,他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激动得难以自抑!

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