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打包

刚才进门时就听到慌张的敲键盘声。

这种情况,除了上班摸鱼,就是上班看毛片。

当然,张远更希望是后者。

那样的话就拿住大刘的软肋了。

“刘工,其实大家都一样。”张远立马接着说到。

“我在片场时也会偷懒搞些别的活。”

“毕竟在工作时间搞副业,有种得了便宜的感觉。”

他其实从未这么做过。

但话一出口,大刘的表情明显缓和了许多。

这话说出了他的感受!

上班的时候偷摸干私活才爽呢。

拿着工资,赚着外快,心里美。

张远记得,大刘后世采访时说过,他最喜欢用那种很便宜的液晶屏。

因为这种液晶屏的可视角度很小,稍微一偏就看不清屏幕上的内容,方便他上班摸鱼。

结果因为这采访还被人给骂了,说国企就是他这样不务正业的人太多,才会人浮于事,需要体制改革。

其实大刘已经感受了到职业危机。

因为电厂05年改制成为公司,再加上国家政策要去小建大,娘子关电厂正面临发电机组重建这一课题。

要建造更大,更先进的机组。

一先进,就不用原来那么多人了。

这也是大刘的作品以2010年为分界线,由积极转为悲观的原因。

他和许多同事的铁饭碗都没了。

你砸我饭碗,我毁读者的三观。

在近乎套差不多后,才由秦丽引导,进入正题。

说起了版权购买一事。

“你真要买啊?”

大刘直到现在还不敢相信呢。

这年头谁买科幻的改编权呐。

“这样刘工,晚上我们一起吃个饭,边吃边谈。”

张远知道,得灌他!

“行……我能带家里人吗?”大刘犹豫了一下后,才说到。

“我女儿是你的影迷。”

“当然可以啦,我做东。”

说罢,出门,便被电厂的人给围上了。

副厂长都跑来与他合影。

最后大合影时,足有两百多人聚集。

这厂子一共只有2000来人,张远都怕他们全离开,设备要出问题。

一会儿机组炸了,我可担不起责任。

晚上来到了附近最高档的一家馆子中。

自然与帝都,魔都的大饭馆不能比。

但大刘一家依旧没来过。

夫妻来都是电厂的员工。

妻子的收入一般,大刘还高点,月薪小几千,在铁饭碗中算不错的了。

他老婆孩子比他活泼多了,拉着张远就是一通聊与合照。

开吃后,张远连连举杯。

半斤汾酒下肚,给大刘的脸都喝红了。

“刘老师,我特别喜欢你的作品,我打算买下后,找人改编,制作,争取拍摄成电视剧和电影。”

“你瞧我演汪淼合适不?”

他用了和之前对付天下霸唱等人一样的办法和套路。

但没想到,主与众不同。

“你不合适。”大刘摇晃着脑袋。

“哎,你说什么呢!”她老婆一巴掌呼他胳膊上了。

一瞧这架式就是妻管严。

“啊,不是……我的意思是,汪淼是个应用应用物理学家,是位科研人员,你太帅了,不像。”

行,算你夸我吧。

“得尊重原作者的意见,若是有一天开拍,选角的时候,准让您来做参谋。”

“不光选角,拍摄时,也得您来亲自盯着,做监制。”

“我不会……厂里也走不开。”大刘给出了老实人回答。

老婆又拍了他一巴掌,连续两巴掌,给他胳膊都干红了。

“不着急,您没时间,我带人亲自来找您也行。”张远圆了句后,给出了自己的条件。

“这样,我也直说了。”

“您看一下,这份版权,您打算要多少钱。”

大刘木讷的推了推眼镜:“我不太懂市场行情。”

“刘工,这我倒是知道的。”秦丽这会儿就派上了用场。

“咱们科幻的版权,市场不大。”

“国外还好些,国内是真没几部卖出去的。”

大刘与《科幻世界》交情深,总编一说,他也大致信了。

“您这部作品,在我们杂志上,算是小火。”

“但与那些知名通俗作家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莫说余华,莫言,就是韩韩和郭小四的销量都能碾压他。

但就和电视剧电影一样,收视率票房与出版数量,不能代表一部作品的优劣价值。